APP下载

化痰通络法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2020-09-12杨文超

大医生 2020年5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通络缺血性

杨文超

(北京市房山中医医院,北京 1024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且都非常复杂和多变,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小动脉闭塞性和心源性栓塞性等。缺血性脑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肢体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同时其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外科和介入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而药物治疗又分为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相关研究显示[1],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施行中医的化痰通络疗法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对于提高缺血性脑卒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风痰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法治疗并对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市房山中医医院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的症状较为轻微的缺血性脑卒患者60 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 组(30 例)与B 组(30例)。A 组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53 ~82 岁,平均年龄(66.5±3.5)岁;B 组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52 ~81 岁,平均年龄(65.5±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北京市房山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②中医诊断符合199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血管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试行)》的诊断标准[3];③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④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脑出血、脑干梗死患者;②脑外伤、脑肿瘤、冠心病等造成的脑中风患者;③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④精神异常患者;⑤药物禁忌症患者;⑥1 个月内服用对有脏器损伤的药物患者。

1.3 方法

A 组患者采用血塞通冻干粉针和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基础的吸氧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治疗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患者血塞通冻干粉针(黑龙江省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437,规格:400 mg/支)400 mg/次,1 次/d 和依达拉奉(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规格:30 mg/支)15 mg/次,2 次/d 以清除氧自由基治疗,治疗2 周。

B 组患者在A 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化痰通络法,化痰通络法药物组方:法半夏9 g,生白术10 g,天麻10 g,茯苓10 g,丹参20 g,橘红12 g、胆南星6 g,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药物的科学加减。用药方法:1 副/d,清水煎制,分2 份,早晚各服用1 份,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 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前者评分为0 ~100 分,分数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强。后者评分为0 ~42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损伤越严重。治疗效果判定依据1995 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完全好转;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患者病情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A、B 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B 组显著高于A 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比较,B 组显著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P <0.05。

组别 n BARTHEL指数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30 23.35±7.63 52.78±13.82* 18.32±6.23 13.52±4.15*B组 30 24.51±7.13 67.54±15.85* 18.14±5.98 8.13±4.22*t 0.89 6.23 0.75 8.52 P>0.05 <0.05 >0.05 <0.05

2.2 A、B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A 组患者总治疗有效24 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B组患者总治疗有效28 例,治疗有效率为93.33%,B 组显著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A、B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中医学中风病的范畴,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经昏仆,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中风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调节津液的运行功能失常,致水湿内停,由此化生痰浊,痰湿凝聚,阻滞中脏,气血运行受阻痹阻经脉而发病。近代医家冉雪峰论述: “中风脑部病变,痰邪最易壅滞,痰不去,则窍不宣……故除痰为宣窍透络捷法。”强调痰为中风之枢纽,防治过程中当注重治痰,提倡“无痰要防痰,有痰必除痰”的观点。而现代研究表明中风证候中痰证占诸多证型关键地位,因此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作出针对性的治疗,从化瘀通络入手,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兼顾熄风、通腹、益气多方面,邪正同治,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故无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处于哪个阶段,化痰通络法均是其治疗的关键[5]。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研究还在持续,主要原因在于该疾病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且会因人而异,所以需要充分地掌握其发病机制才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中医学中,缺血性脑卒中被归纳为中风的范畴,而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内脏的亏损、肝肾不足、气血不畅和痰淤内生导致的淤阻经络,进而也就导致了脑部组织的供血和供养不足,最终引发疾病,所以在中医学中认为,化痰通络方是中医中治疗中风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药方,其可以帮助患者化痰、通络、熄风,进而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候症主要以风、痰、瘀相互夹杂而致病,所以治疗原则为化痰通络。在化痰通络方中,半夏、天麻以及胆南星能够起到化痰息风的功效,痰既然是脾胃运化失司而导致,就要健脾,白术、茯苓健脾,丹参能够起到活血通络的功效。而在治疗过程中再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其他药材的酌量加减,则能够在各种药性的相互配伍之间充分发挥综合性的疗效。例如,对于气虚患者需要酌量加以黄芪来益气,对于血虚的患者需要酌量加以何首乌来养血等[6-8]。本研究显示,A、B 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了显著改善,表明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B 组患者的改善程度高于A组,表明在血塞通冻干粉针和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的方法上加以化痰通络治疗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在治疗有效率上B 组患者也高于A 组患者。

综上所述,化痰通络法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BARTHEL 指数评分以及显著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通络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脑血管病知多少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专题论文刊发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