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加综合征患者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0-09-11陆佳欣王春峰郭志鹏刘爽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下腔门静脉高压

陆佳欣,王春峰,郭志鹏,刘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上段的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的一种肝后型门脉高压病[1]。该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症状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痛、腹腔积液、肝大等,诊断及治疗难度较大,如何对布加综合征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对布加综合征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而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应证广、中远期疗效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方法[2]。本研究是对162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BCS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162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成手术治疗组(110例)和保守治疗组(52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影像检查资料、临床资料完整;(2)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BCS;(3)年龄为35~70岁。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2)手术禁忌证;(3)因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保守治疗组 接受保守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并进行抗凝、溶栓治疗,预防梗阻范围扩大,同时进行利尿、保肝以及对症等支持治疗。

1.2.2手术治疗组 接受手术治疗。股静脉穿刺插管后明确狭窄部位及程度,进行肝静脉造影。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扩张血管弹性回缩情况,后行下腔静脉闭塞段对端造影,测定闭塞段压力。采用小球囊导管对狭窄部位依次扩张,选择合适的支架插至闭塞段。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严密监测整个操作过程,观察支架释放位置是否准确,扩张完毕后再度进行造影,并进行测压和计算门静脉压力梯度,将人工血管吻合在相应位置,游离结扎脾肾、脾胃韧带,结扎和缝合近端各分支,对腹膜开口进行缝合[3]。术后进行保肝、抗凝、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症状改善情况 记录治疗前后门静脉高压(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低白蛋白、黄疸、凝血功能异常)和下腔静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下肢色素沉着、乏力、纳差)症状改善情况。所有症状经内科检查、影像检查(超声、CT、磁共振)、血生化检查明确。

1.3.2预后 随访2 a,记录两组患者生存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门静脉高压症状、下腔静脉高压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门静脉、下腔静脉高压症状发生情况手术治疗组门静脉高压症状(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低白蛋白、黄疸、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下腔静脉高压症状(乏力、纳差)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下腔静脉高压症状发生 情况比较[n(%)]

3 讨论

BCS是由于肝静脉流出道阻塞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的一组综合征,阻塞的部位可在肝静脉或肝静脉开口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主要原因包括促凝状态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而继发性BCS出现在与肝静脉外部压迫或肿瘤侵袭相关的情况[4],BCS是一种复杂性疾病,具有广泛的病因和表现形式[5],疾病晚期会出现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较为棘手,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6]。该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应当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分类,然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治疗肝静脉和下腔静脉[7]。研究表明,在欧洲和北美国家,非典型表现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占患者总数的近50%[8]。本研究对比162例患者介入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帮助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治疗,可缓解患者痛苦,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BCS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无症状到暴发性发作,长期的并发症从肝硬化到肝细胞癌[9]。门静脉阻塞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综合征和肝炎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及酒精中毒类似,误诊较常见,出现腹胀、肝脾大、大量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而无肝炎病史,无长期酒精中毒史,未服用云南三七者的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时,应考虑肝静脉阻塞的可能性[10]。在病理上,广泛而严重的肝小叶中央出血性坏死是肝静脉阻塞和BCS常见的临床表现[11]。本研究中体征以腹水最为多见,其他常见的尚有黄疸、脾大、食管静脉曲张、下肢肿胀等,而下肢色素沉着相对少见,相比于症状,体征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具有一定意义[12]。在诊断BCS过程中,除临床症状和体征之外,辅助检查如血生化、影像学检查等亦至关重要。尤其是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疾病,还能充分评估病情,了解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病变结构、狭窄程度及是否合并血栓等情况,为BCS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当影像显示静脉阻塞时,大多数患者可接受非侵袭性诊断[13]。本研究中是以影像学作为确诊BCS的依据,同时对于手术治疗组内不同术式的选择亦具有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保守治疗组比较,手术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好,与目前研究报道[14]一致。分析其原因,BCS主要治疗目的是为了解除肝静脉流出道的梗阻,降低门脉压力。有研究报道,对BCS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5]。本研究中,手术治疗组患者生存率高于保守治疗组,进一步证实了手术治疗对BCS患者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介入治疗可作为手术分流的替代方法,在BCS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16-17]。既往文献报道,介入治疗可通过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达到缓解梗阻远端血管内压力的目的,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运[18]。因此,手术治疗可缓解门静脉高压症状,分流术是治疗BCS的有效方法[19]。但研究报道仍有较高的再狭窄率[20]。因此,对BCS患者需进行长期的随访及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对患者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对BCS患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可通过对BCS患者及时采取手术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下腔门静脉高压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肝外型门静脉血管瘤1例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反腐高压震慑!这些官员选择自首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