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prini风险评估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11杜嫩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栓塞血栓血流

杜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病变范围包含小隐静脉、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其中尤以大隐静脉最为常见,患者临床病变特征较为明显,对患者外观形象影响较大,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机体腿部出现水肿、溃烂等症状体征,引发静脉血栓的形成[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见于体力劳动人群或从事持久站立工作的人群,且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提升[2]。当前,临床上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并无特效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其最佳的选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常见的一种,但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对于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均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在围手术期早期预防,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3]。该研究旨在观察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体格检查、静脉造影检查、静脉超声等检查确诊符合下肢静脉曲张诊断标准[4],患者均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患者知情自愿参与。排除认知功能障碍,意识不清醒,凝血功能障碍。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52~73岁,平均(62.19±5.96)岁;发病部位:左侧25例,右侧18例,双侧8例;病程5~16 a,平均(11.01±2.31)a;下肢静脉曲张国际分期:C2级17例,C3级3例,C4级23例,C5级5例,C6级3例。观察组患者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50~76岁,平均(62.23±6.05)岁;发病部位:左侧23例,右侧20例,双侧9例;病程7~17 a,平均(10.96±2.27)a;下肢静脉曲张国际分期:C2级20例,C3级4例,C4级21例,C5级3例,C6级4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预防方法予以对照组常规预防,术前行常规检查后了解深静脉通畅状况,制定手术计划,术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5 000 IU·次-1,每日1次,嘱患者下肢抬高,常规补液,给予弹力绷带包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床下活动。给予观察组Caprini风险评估,于患者术前术后应用Caprini风险量表进行评分,依据Caprini评分进行分级,其中低危者为0~1分,中危者为2分,高危者为3~4分,极高危者分数≥5分,中危者应用物理预防及基础预防,高危者及极高危者应用物理预防、基础预防及药物预防。(1)基础预防:下肢抬高15°~30°,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小时活动5 min,嘱咐患者早期下床活动,5~10 min·次-1,每日6次,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及距离;(2)物理预防:术后3 d给予弹力绷带包扎,术后4 d拆除后给予医用弹力袜穿戴;(3)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5 000 IU·次-1,每日1次,连用7 d。

1.3 观察指标(1)血流动力学水平:于患者干预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检测患者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峰速度,并进行对比;(2)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3)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峰速度均提升,观察组各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对比

2.2 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术后无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6例,发生率11.76%(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6,P=0.033)。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术后皮肤硬结、下肢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静脉壁薄弱、腹腔压力、肥胖、长期站立等因素与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有着重要关联[5]。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会引起静脉血返流,静脉压力升高,促使静脉曲张发生;静脉壁薄弱患者在静脉压力骤增的情况下更易发生静脉扩张、迂曲;而肥胖等因素会进一步增加静脉压力,促使静脉曲张发生。手术是临床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案,且根治性良好,但是部分患者术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静脉血栓栓塞症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其可分为肺血栓栓塞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种,其发生的原因与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及血液高凝等有着重要关联,临床上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快速进展,有研究指出,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能够预防的[6]。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提示通过围手术期预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状态,进而降低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且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Caprini风险评估进行预防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临床分析认为,对照组患者预防方案均相同,盲目性大,存在对中低危患者预防过度,高危、极高危患者预防不足情况;观察组应用Caprini评分对患者评价后进行分级,依据分级情况进行精准预防,有效避免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分析认为,术后皮下淤血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对照组患者抗凝时间较长,盲目抗凝有关,观察组患者仅对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应用药物抗凝,减少抗凝药物使用率,进而减少患者术后皮下淤血发生率。皮肤硬结及下肢肿胀发生率较高与弹力绷带包扎有关,疼痛发生率高主要是由于抽吸皮下淤血及皮肤硬结而导致,均与对照组患者预防方案盲目有关[7]。沈玉萍等[8]研究表明,对340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应用Caprini风险评估法预防后显示,可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评估、分级预防,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液状态,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栓塞血栓血流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