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研究

2020-09-10范小菊

高考·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范小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同时也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勿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应当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步提升。因而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并将这一目的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还需要重视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设计,不断优化课堂练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1、在备课中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还能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拥有正向、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这也是开展教学设计的基础。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下,教师需要调整过去只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等,过于看重知识任务的教学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被拓展,学生需要的并非是知识,而是如何获取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的方法和思想,认真调整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形成较好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全面且详细地剖析本章内容。在高中人教A版的教材中,介绍了函数的最值、单调性以及奇偶性等性质,学生需要学会利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初中阶段,学生尚且接触过此方面的内容,已经为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此外,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采用图像推理法、定义推理法等,让学生能掌握函数的性质,而这种方法与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相呼应。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准确把握函数性质,锻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函数与方程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设计存在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养,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过度依赖于教师的讲解,那么将无法实现这一目的。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数学技能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人小组,学生需要负责制作不同的模型,即正三棱锥、正棱柱、正三棱台。在完成模型的制作后,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很多学生可以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测量则和几个几何体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完成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在学生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计算公式抽象化,发现这些公式之间的关联,借此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做好教学重难点的设计

教学内容中不乏有一些难点和重点,而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牢牢掌握的,如概念、法则、计算等。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能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并且可以灵活运用[2]。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重点的教学策略,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去思考和分析,逐渐构建出系统且完善的知识体系,逐步攻克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古典概型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三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准确判断这些事件的概率,借助古典概型的公式完成问题的解答,为概念的构建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和研究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之间的区别。教师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在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后,教师需要适当调整例题中的条件或结论,改编成新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完善和优化数学课堂练习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未能重视课堂练习[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正确看待课堂练习,借助多样化、趣味化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需要采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使学生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且客观的认知。教师需要保证练习的内容足够合理与科学,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为了避免课堂练习让学生过度紧张或者产生厌恶之情,就需要教师能采用趣味化的联系方式,既要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还要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先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并编号,然后在小组间展开竞赛。在开展游戏探究活动前,教师需要先给学生宣布游戏规则。学生课前准备好方规、坐标纸和绳子,课上分配的任务是如何探究离心率与哪些量有关,即在用定义法画椭圆过程中,奇数号小组研究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绳长画3个椭圆,偶数号小组研究在绳长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焦距画3个椭圆,各小组需要安排好比赛顺序,有的学生负责画图,有的学生负责固定方规,有的学生需要做好数据记录,大家共同发现规律,探讨出结论。当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教师和学生需要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教师需要给予该小组一定的奖励。借助这样的探究方式,可以增加探究活动的趣味性,还能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促使学生可以在有趣的探究活动中实现各项素养和能力的稳步提升。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和素养,最终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洪召.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80.

[2]高立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J].中學课程资源,2018(08):47-48.

[3]罗宪英.浅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45.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