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工商大学:以三步走战略,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20-09-10何曼

在线学习 2020年10期
关键词:研究型高水平特色

何曼

2020年,北京工商大学发生了两件大事:被列入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行列,学校进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时代;首次实现两个学科跻身“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实现“开门红”。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方德英与本刊对话时表示,这两件大事将成为未来学校的特色之项。此外,他强调,学校将秉承校训底蕴,以“369”指标为标志建设一流本科;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秉承校训底蕴,建特色鲜明高校

在线学习:北京工商大学的办学历程始于1950年,70年的历史沉淀给了这所大学什么样的文化底蕴?

方德英:学校自1950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七十个春秋,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各类专业人才。支撑学校一步步走到本科、硕士、博士全系列国民教育培养体系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唯有校园文化。我们的校园文化可以由校训完美概括:求真,立德,勤奋,创新。“求真”,就是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立德”,就是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质。“勤奋”,就是天道酬勤。“创新”,就是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校训已经成为每个北工商人传承学校优良传统、树立优良校风、培养良好学风的共同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线学习:学校提出要建设一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何理解这个“特色鲜明”?

方德英:2020年发生了两件对北工商、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一件,5月6日,《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公布,北京工商大学被列入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行列,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6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北工商的发展由此进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时代。第二件,6月29日,软科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我校首次实现两个学科跻身榜单。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由2019年全球排名第103名跃升到第48名,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100的学科,实现了我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开门红”。这应该可以写入我们未来的特色之项。

另外,说到“特色鲜明”,其实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北京工商大学的专业特色是由历史延续下来的。我们现在写进学校章程的表述是: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商科、轻工和食品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商科、轻工和食品三个学科,是由学校历史形成的特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了学校优势,并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以“369”指标为标志建设一流本科

在线学习: “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双一流”建设中,北京工商大学是如何定位的,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方德英: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本科。学校在2014年就提出了“本科为本”的发展理念。其一,对于一流本科建设,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标志性的指标——“369”。“3”是本科生的考研和出国读研的比例要超过30%,这个指标2019届毕业生已经实现了;“6”是指本科生英语六级通过率超过60%;“9”是本科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超过90%。为什么要提“369”呢?面向开放、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需要更多能在国际舞台上交流、交往的人才,外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369”当中,英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二,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在学生为人、成人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方面,2014年起,学校在学生的学术、考试方面推出了“集中统一考试”制度,学生们称之为“千人大考”。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目的是以考风促学风,从杜绝考试作弊入手,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

其三,不管是本科教学还是从事科学研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方面,北工商非常下功夫,师资队伍水平整体提升非常快。首先,对招考新入职教师严格把关,不仅要求教师善于教书育人,还特别增加了心理健康素质、道德品行实测环节;其次,近几年,学校教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過了70%,许多重要的科研项目,“80后”“90后”已经开始承担重要职责。这为北京工商大学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

在线学习: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疫情的催化下,教学全部转至线上,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是如何规划的?

方德英:确实。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学校按部就班的计划全部被打乱,春季教学不得不转移到线上进行。得益于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一贯重视,整个学期的理论教学、毕业答辩甚至一些学术活动,都顺利通过网络按期完成。

一是优选平台,匆忙应对。应对线上教学之初,有两方面准备不足。第一,是技术工具。我们此前鲜有长期线上教学的经验,选择哪个工具平台颇费思量。既要求平台有完善的功能,又需要平台有强大的后台资源,能够经得起大流量的压力考验,于是学校采用了校方有推荐、教师可自选的方式。实践中老师选用的平台多种多样,包括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一直播、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也有不少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换平台的现象。第二,是适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线下、线上教育传授知识的形式不同,当然教与学的规律也不尽相同。如何把握网络教学规律,如何调整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要素等等,还缺乏全面的经验。同时,教师线下集中研讨和培训也难以实现,可以说整学期全面线上教学是不得不进行的匆忙应对。

二是互动交流,保证教学质量。开展线上教学之前,学校先是担心能否实现。较为顺利地实现之后,学校最担心的是质量能否保证。当前令人欣慰的是师生反应超出预期,表现在:到课率平均超过95%,较线下有大幅度提高;校级督导专家随课在线听课覆盖面扩大一倍,学生评教优良率超过90%;教师有“节节都是公开课,时时都不能掉以轻心”的感觉,学生有“隔一层屏幕不怕回答错误,有问题也敢大胆提出”的心理,双方都反映互动交流反而有所加强。但热闹背后真正的教学效果如何,可能需要更长周期的验证,我们也将继续关注。

三是开放式考核,保证考试公平。上半年面临期末考试和研究生面试,都需要在线上进行。大面积的期末考试很难通过结构化方式保证考试的独立性,基于此,学校鼓励有可能的学科进行开放式考核,避开对独立性的要求。实在难以避免的也要结合线上特点,以考出学生的理解力、应用力为主。这是一项考验,有待继续摸索。对于研究生面试,其严肃性容不得一步步地试错。于是学校成立由纪委同志参与的专门班子,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不断推演,并加上系统压力测试,准备好各种不期情况的应急预案,保证整个过程有监督、可追溯。

总结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有三大项目——2012年学校的“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建设、2014年学校“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学校“信息化环境下多校区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为今年的线上教学打下了基础。但是,如何开展线上实验教学,如何优化教育教学资源,而不只是全靠校内教师的课堂“直播”,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在线学习:在“互联网+”、在线学习等方面,教学方式有哪些创新做法?

方德英:下一步,我们设想借助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双百”示范行动和“北京工商大学教育大数据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开展三项工作:

一是在教育理念上,回應上级主管部门“线上线下可无缝切换”的要求,开展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实现深度融合的研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5G时代绝不仅仅是网络速度快,更多地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高容量、高可靠、众连接的特点优势,那么依托其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将成为可能,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也有了现实的技术基础。疫情下匆忙上马的在线教学是难得的全面实验场景,应该好好地总结,很可能引领大学教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是通过综合应用大数据成果推动学校全面创新。通过大数据的综合应用,可以建立对各项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分析和判断,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学校全面创新。比如,通过对教学过程、学习行为、专业成熟度、行动轨迹等综合分析,建立教师画像、学生画像、专业画像,直观了解优势和不足,预测发展状况;通过对学生人数、宿舍分配、教室使用、能源消耗、食堂消费、图书馆利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各资源利用率指数,实现数据可视化,引导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管理的扁平化;通过对教学数据、教学效果、考勤记录、个人数据、管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科学、真实、客观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改变传统人为评价的主观性,让大数据选出真正优秀的教师;等等。

三是将AR/VR技术引入教室,建设包括虚拟仿真功能的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

通过以上措施,可实现:第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线上平台的一些优质功能,推广到实体教室课堂教学中去;第二,在教学平台一体化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直播、录课两不误,促进全面学分制改革;第三,通过全过程大数据行为预测,知己知彼,最终实现“一人一课表”、因材施教。

“百年树人”为基,70年正值壮年

在线学习:今年是北京工商大学建校70周年,站在这个特殊节点,您有怎样的感慨与思考?

方德英:作为一所肩负着“百年树人”使命的高校,建校70周年的北工商正值壮年。一方面,学校领导层承接前人留下的经验,精心耕耘,使学校在办学规模、水平层次、学科布局等各项指标上都有提升,很好地适应了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北工商的指导意义尤为突出。当前,学校借北京市赋予我们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任务之机,瞄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至2025年,形成具有商科、轻工和食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框架;至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商科、轻工和食品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至2050年,建成具有商科、轻工和食品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站在建校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作为北工商副校长,我首先要感谢70年来为北工商呕心沥血、勤奋工作的前辈们,是他们为学校今天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要感谢我们的校友,感谢他们直接的帮助及资助,感谢他们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北工商赢得了荣誉;三是要感谢当前工作学习在一线的师生,他们不辞辛劳,百尺竿头,继承和发扬了学校的优良传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使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方面年年有进步,成为北工商正值壮年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夏英

猜你喜欢

研究型高水平特色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