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用电器控制器生产制造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

2020-09-10陈旭芳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智能化

陈旭芳

摘要:在控制器制造过程中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其制造过程,实现对全过程的分析、判断、推理以及构思决策,真正替代了以往的人工脑力劳动,且通过对各生产数据的研究和分析使数据更加说服力,实现家用电器控制器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论文主要从家用电器控制器生产全过程扫描、产品质量控制、ESD信息、设备联网以及人力管理等全方位的信息化技术对家用电器控制器生产制造的解决方案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车间;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

现阶段家用电器电子业的发展中,控制器的制造系统无论是制造过程还是使用过程中,还有着许多不能实现量化和掌握的信息。然而随着现代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对家用电器控制器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给家用电器控制器的制造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这种环境形势下,想要切实改进家用电器控制器的制造水平,提升产品生产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就需要在家用电器行业中积极寻求和推进信息化的生产模式,真正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

1.生产全过程扫描的信息化

现阶段,MES是实现精益生产的重要内容,将ERP系统和MES系统二者集成,从而实现了家用电器控制器产品生命周期的跟踪,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避免工序繁多的产品生产流水线操作,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暗箱管理的问题,使管理人员得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日常生产进度,有效杜绝了由于管理缺失问题而导致生产出现大幅度的差异。

论文主要借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管理,进一步实现产品生产的透明化,以及全过程各工序的自动扫描与数据上传,同时还使工序关联互锁与防呆防错等作用得以实现。如在对相关工序进行扫描判断过程中,软件可以实现对以往工序数据进行自动反查,一旦发生异常情况便会自动发出报警提示,且立即停止工序作业,有效推进生产过程的透明化,创新生产模式,不断提高家用电器控制器生产的智能化进程。由于生产进度得以实现实时显示,且订单能够进行各时段的分解,促进了订单管理的精细化发展。通过实时产量的偏差显示和各时段产出的精准计算,能够让工作人员对低效率的时段及其原因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合理地提出增效措施。生产全过程扫描信息化实现,使每日生产效率得到精准地统计,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实时了查看和了解生产完成情况,确保了统计数据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2.产品质量控制的信息化

2.1AOI、ICT、FCT测试与不良样板下线

在线测试过程数据的可视化及数据的MES保存,进一步实现了对测试数据的准确研究和分析,进而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升产品测试合格率。产品测试各工序实现了互锁,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测试的闭环式管理。科学高效的维修养护工作对生产力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维修数据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分析,进而得出原因,再对其作进一步改进,切实从根本上减少产品下线率。

论文主要是对家用电器控制器产品AOI、ICT、FCT等展开检测工序的測试过程数据的采集工作,下线维修记录数据的采集,进而对测试数据、下线数据二者作深入地研究,从而获取产品发生异常的原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且详尽的改进方案,尽可能减少工序产品测试的不合格率。

2.2流程

首先,控制器产品通过测试设备来实现对其质量测试数据的自动化记录并保存MES,同时构建起AOI、ICT和FCT 测试数据库,实现了主板、电器盒、整机各测试段的系统性的数据链,进而使测试数据得以实现上网;随后测试程序联网实现了受控下载,很好地处理了测试程序调用不受控制、程序更新过于繁杂以及更新不及时等多方面问题。

3.ESD信息的信息化

3.1人体静电的管控

从家用电器控制器来看,其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对于防静电处理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防静电情况的量化作业不容忽视,务必要确保各项参数完全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以实现防静电效果,保证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另外,还需加强作业中静电环与地面连接情况的监控,确保一旦出现作业人员佩戴不正确、手环异常等情况时,监控设备会发出警报,以提醒作业人员,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3.2工装设备接地联网的数字化

硬件设备需与软件岗位进行位置绑定显示,当系统正常工作时,从串口发出相关指令,以实现对各总机进行轮流点名,指令查看通讯协议。一般来讲,其所接收到的数据无法实现及时记录到与之相应的数据库内,只有当状态发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会对其数据进行记录。

4.设备联网的信息化

4.1设备运行率的监控

通过采集设备数据并将其传送到服务器中,进而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把握,一旦发生异常问题时得以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予以处理,同时对异常信息进行采集,再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整理,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尽可能减少设备发生异常的几率。数字化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智能系统实现了设备的自预测和自比较等性能,进而实现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做出有效的预测。在家用电器控制品生产系统中,单一设备作为其中的个体,具有完成某一任务的作用。智能设备主要对自身性能及任务匹配度的自动预测,进而制定合理高效的执行方案。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最大化的产品产出量。另外,通过各线体设备运行率的比对分析并生产统计图,针对运行率过低的产线加以分析,查找原因,进而具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改进措施。

4.2设备重点工艺参数的管控

对设备重点工艺相关参数进行有效采集,进而从网络层面对设备在各种运行模式环境下的相关历史数据进行提取特征并实现建模,再将该模型与当前现状所取得的数据展开比对,从而实现对当前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自主识别,进一步实现对设备风险实施有效评估与故障诊断。在实时监控过程中发生参数变化和异常时,可以实现迅速响应。通过数字化技术对设备重点参数变化和产品质量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合格率。

5.人力管理的信息化

由于家用电器控制器的生产属于流水线作业,这就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到人员管理工作中。而通过信息化的人员管理,实现系统目视化效果,使人员管理变得更加简单透明,真正代替了以往人工管理的模式。与此同时,还在极大程度上处理好员工在岗、串岗以及超期上岗等在线作业问题;实现对系统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生产全过程异常的跟踪;另外,还可以实现对上岗工时、质量数据以及员工技能熟练等进行每组量化分析,显示员工上岗情况,一旦出现无上岗资质和顶岗等行为时系统可以自动报警。

6. 结束语

总之,在家用电器控制器的制造过程中应用CPS为核心的数据价值创造体系,可以实现对生产现场管理的高效管理,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实时有效的监控和分析,真正代替了以往传统的家用电器控制器的生产模式,促进资源整合,实现先进的生产工艺,通过构建数字化生产车间,不断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捷.汽车总装生产线上的电子控制器检测系统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23):38-39.

[2]以新一代智能控制器满足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需求[J].现代制造,2017(36):18-19.

[3]陈晓颖.家电远程控制器的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3):129-130.

[4]冯达,杨悦,姜春宝,叶长青.智能家电软件控制器评价系统[J].检验检疫科学,2010(1):42-45.

猜你喜欢

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智能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面向大数据分析的信息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传媒变局中的人口电视栏目困境与创新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