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2020-09-10彭小艳

高考·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其有较好的技能与成绩,而是要求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就目前的中学生而言,由于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年龄与心理特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学生,如果不进行有效地引导,很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与道德问题。所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其融合发展不仅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还能优化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近些年,随着教育界的大力倡导,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的中学教育中,德育往往只存在与德育课堂,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有所缺失。为了二者教育的真正落实,将这二者融合在一起开展很有必要。一方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有极大的可行性,这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不可分割。另一方面,二者的融合开展能推动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二、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关系

首先,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虽然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侧重点有一定区别,如德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但是,归根结底,二者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其次,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上有一定的覆盖性,如德育中也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德育强调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道德品质,一般来说,拥有这些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将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后,德育往往是从宏观与整体入手,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呈现微观与细节的部分,二者如果完全分割开来,无法体现教育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只有将二者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三、当前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较为分离

当前中学德育往往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开展进行,德育紧紧围绕课本开展,其中很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更为分散,大多数中学没有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多分散和渗透在各个学科教育中,或者存在于各种举办的心理健康活动中。目前,许多中学开创了心理咨询室,但是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比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很好的落到实处。所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的开展没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的形式单一。尤其是德育,目前中学德育主要是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展开,这门课程被纳入中考的考试范围,直接与升学率挂钩。所以,学校在开展德育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造成最后师生开展德育却是以考试为目的,没有起到德育的根本作用。同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多半以说教和理论为主,开展的形式单一,在学生看来就是一堆假大空的道理,学生难以对其产生兴趣,学生接受德育往往侧重于背诵理论知识点,教师开展德育往往針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说教。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看来就是走走形式,无法理解其对自己生活和发展的意义。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足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最后一个问题,便是开展的力度不足。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比起德育纳入中考范围,比较受到师生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几乎处于一个透明和尴尬的位置。即便国家目前大力倡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极为严重。但是,很多教师对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比较模糊,甚至混为一谈。导致教育没有落到实处,教育开展的力度大打折扣,起不到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作用。

四、推动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要想推动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发展,首先就要保证二者的教育理念与策略是一致的。有部分学校在面对二者的教育理念存在一些偏差,认为德育一是与考试挂钩,存在更多理论化的知识点,二是在教育形式上,德育往往更多地存在说教,心理健康教育却是以更平等和灵活的方式进行。[1]

因此,学校应该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统筹发展,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初中德育有一节是教学生勤俭节约、自强不息,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一味地说教,如禁止学生做什么或者让学生做什么,而是先以平等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隐藏的心事,如有些学生家境较差,从小可能存在一些自卑的心理。而有些学生家境从小较好,养成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习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鼓励那些自卑的学生正视生活的艰难,在开展德育的同时,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对于那些存在奢侈浪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不要严厉指责,采取心理健康教育中正向引导的形式,让学生惜福,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树立乐观的心态。

(二)丰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许多学校的德育都存在形式单调、重理论轻实际的情况,中学生对于单一的理论教学,往往接受程度较低,不仅教学成效差,也难以运用到生活实际,起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丰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开展的形式。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营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氛围。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有一章关于社会公德的内容,这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教导学生助人为乐。教师可以先模拟一个助人为乐的游戏,如让学生演绎话剧,模拟在旅游时遇到了困难,路人是怎么帮助自己的。通过游戏的方式营造了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身临其境,更能理解助人为乐的含义。此时,教师再进行引导,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在一起,告诉学生人多烦恼,就是太过于执着于自己的烦恼,如果能够放宽眼界,多去帮助弱者,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便能收获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

其次,教师可以化理论为实际,带领学生走向社会,真正学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去参加革命根据地、烈士博物馆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体会革命先烈是如何奉献一生,换来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在其中引导学生,要积极向上,珍惜现在的生活,向革命先烈学习。在其中既能渗透德育,又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应该采用机会教学,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可以开展。例如,教师发现两个学生打架,不要一上来就对学生进行指责批评,而是要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去找到学生打架的根本原因,再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疏导。此外,教师也要采取家校合作的形式,一般而言,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道德与心理影响巨大,要想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与高尚道德,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是以刚才学生打架为例,教师不要跟家长去直接告状,而是可以跟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在家时候的状态,看家长是否对孩子进行暴力教育等,再与家长共同制定培养学生的计划,在这其中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要以平等、积极的心态去鼓励学生,而不是言语指责和一味的理论教导。

五、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既有其自身的可行性,又有发展的必要性。教师应该理解二者一致的根本教育目的,转变教育的形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育的形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试论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黑河教育,2020(06):20-21.

[2]屈军.心理健康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探索[J].中国民族教育,2018,No.227(05):40-41.

作者简介:彭小艳,南京市秦淮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德育带头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18年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学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