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0-09-10王修龙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摘要:新媒体带来了增加教育主体、丰富教育载体和扩展教育内容等新机遇,其为当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崭新的视野与思考方式。本文借由剖析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稳变兼顾和取舍平衡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创新意见,以此推动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无论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还是生活的需要,都离不开当前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科技。处于这种背景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尤其希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前行。而创新才是中国梦得以完成的根基,是国家长盛不衰的源源动能。一方面需要理清新媒体时代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则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媒体科技的方式,利用媒体科技的手段,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媒体素养,加强公民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最终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一、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

(一)新媒体增加教育主体

传统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政课及专职辅导员担当了学生思政教育的责任方,他们通过官方教育和方式发挥其主导作用。然而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显现出一种持续性变化的特点[1]。而主体逐步由单一的官方被官方与大众两部分所取代。新媒体用户以发布与上传两大功能进一步完成创造并供给内容产品的任务。简言之,独立个体变成了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主体。人人都能通过新媒体发声,这些独立“声音”俨然变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新媒体丰富教育载体

新媒体时代,从计算机、手机到各类软件应用,技术变革催生出的移动终端不仅仅向受众传递信息,还重塑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依托网络作为媒介,构建起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体系[2],使得教育的过程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过去传播信息被互动平台化的方式取代。

移动端的普及和学习强国和青年大学习这些APP的推广,使思政教育的模式与内容被大大延伸,端对端的互动方式拉近了教育的距离。这也促成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生产、信息的集成和信息的传播,移动端作为主导的新媒体逐步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更为鲜活的力量,注入更多生机。

(三)新媒体扩展教育内容

传统的说教式内容缺乏活力,在实践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课堂的不够活跃过于死板,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达不到期望的深度与效果[3]。诚然,新媒体的出现,网络舆论热点、焦点事件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上的典型案例。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内容更加宽泛,互动的方式也更加聚焦,这显然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客观上起到更多助力。新媒体彻底摒弃了传统媒体有关内容的产生和传播模式,既重视教育内容的重要性,也突出平台的作用。借助这样的平台,能够汇聚多样的观点与思想,通过思想和观点的碰撞最终达到期望的深度与结果。

二、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稳和变的兼顾

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变,社会结构也有了一定的调整,多元文化和各类思潮汇聚在新媒体的终端上,不断发生碰撞。但究其本质来说,无论教育方式还有教育背景如何改变,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牢固意识形态话语主阵地,坚守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舆论”[4],进入新时期,大学生要主动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在手中,最终使得教育的创新与改革不偏离初心。

(二)取和舍的平衡

与以往相比,新事物与新内容层出不穷。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限制,缺乏一些深度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迷失自我。这就要求新媒体和传统思政教育选择主从地位并逐步融合时,主动辨析,理性思考。一方面,仍要极力保持并传承发扬传统媒体的长处与优势,另一方面,则要从我国现实国情及思想道德建设情况入手,传承新媒体时代的进步大潮。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意见

(一)观念创新

创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活动,首要任务是研究活动中,对当下教育形式的新要求不断深入发掘并健全,由此才可以助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与创新的拓展,带来理论支持。伴随时代演进,大学生思想特征亦有了诸多新情况。如果教育者的观念不及时更新,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眼下工作的第一环节是创新思想、更新观念。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校老师与辅导员需要强化教育的讨论与研究时,清除其落后的观念,渐次更新当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具体目标、主体对象、理论要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确保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时代保持同步。通过树立这种融和性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寻找突破点,从整体把握,推进专业思政的深入实施[5]。一方面,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要能够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要理清思路,透彻地探索思想政治研究最适合的道路[6]。

(二)实践创新

新媒体社会化的整个活动中,官媒担当了主流思想的推广者,要尽快与新媒体开拓思政教育舆论阵地工作融合起来,主动自觉地助力新媒体技术和思政教育的互动关联,耳濡目染中引领大学生思想进步。在实践中,可以依托于官方入驻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为大学生专门打造出思想教育的专属APP,使得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通过移动端进行自由讨论、传播信息和发表观点,完全突破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刻,学生们延迟返校在家开展线上学习,高校教师无法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此时,凸显出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愈发重要[7]。仅就网络思政教育的育人功效來看,需要通过加强网络思想的引领、开展网上志愿者服务、细化网课学业等指导、注重网络人文关怀的方式[7],传播好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用活用好新媒体资源,方能助力高校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瑜. 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观的演进与理论创新[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05): 190-196.

[2]刘艺博,周建忠.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 40-41.

[3]方伟. 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 73-75.

[4]宋伶俐.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参与式生成[J]. 理论导刊,2020(10): 124-128.

[5]丁晓东. 专业思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 26-28.

[6]王立仁,白林玉.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20(10): 48-53.

[7]宋静,魏蔚,胡春平.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 80-82.

作者简介:

王修龙 1990.5.4男,汉族,天津人,硕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