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探析

2020-09-10刘宇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高校大学生

刘宇

摘要:舞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它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劳动,但又与美术、音乐、戏曲、文学等艺术形式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以脸部表情、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等作为基本要素,以此来对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思想理念进行反映,且还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出舞者优雅的体态与举止。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舞蹈教学对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的作用,其次,深入探讨了高校舞蹈教学中增强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措施,包括:优化改进舞蹈教学观念;创新高校舞蹈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

一、前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高等教育需要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变,以为社会培育出一大批“一专多能”人才为己任,在这种背景下,素质教育就此被提出,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宽阔的视野。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内容之一,若无艺术教育加入到素质教育之中,那么整个素质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而舞蹈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它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劳动,但又与美术、音乐、戏曲、文学等艺术形式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以脸部表情、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等作为基本要素,以此来对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思想理念进行反映,且还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出舞者优雅的体态与举止。本文所指的“高校舞蹈教学”并非是专业舞蹈教学,而是适用于多种专业的普及舞蹈教学或公共舞蹈教学,其教学目的在于将舞蹈教学视为审美教育,以此为载体来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切实提高其综合素养。本文就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进行探析。

二、高校舞蹈教学对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水平

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美,也让美有了更加悠久的生命理想,对美的传承也被誉为“美育”。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形成富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美育体系。2018年1月23日,国家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教育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特别强调了美育在其中所发挥出来的独特功效。2019年4月8日,国家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重申了美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价值与作用。舞蹈教学实质上就是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众所周知,舞蹈艺术实质上是人体艺术,且带有较强的身体强制性,可让学生通过舞蹈来获取柔软的身体、增强身体机能,而且还可逐渐提高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能够更加具有勃勃的朝气。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高校舞蹈教学,可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育。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学会鉴赏舞蹈、学会评价舞蹈,提高其审美能力。同时,还可增强良好的创造美能力。创造美是审美能力的最高层次,只要有心,舞蹈过程中处处都可创造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美学的价值,让舞蹈文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助力器”。

(二)有利于巩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青年学子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有朝气、最积极主动的新生力量,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民族的希望。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纵观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风起云涌,每当中华民族面临着死生关头,一代代的青年学子总是奋不顾身、挺身而出。100年前的五四运动,青年学子充当了主导力量作用;17年前的抗击非典,广大青年学子奋不顾身、心理抚慰、抢救患者、为国分忧,成为了抗击SARS病毒的骨干力量;1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又是广大青年学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医护、救援、献血、关爱等多个场合,成为了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也对每一位青年学子进行着考验,很多“90后”、“00后”的青年学子也加入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用实际行动来为社会传播“正能量”,这些“正能量”的背后是需要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来作为支撑,而舞蹈恰恰是一个效果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例如: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类型与历史悠久的舞蹈传统,可培养青年学子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而集体性质的舞蹈在表演、排练、教学等方面均会有较高的要求,会让青年学子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纪律观念;力量型的舞蹈可提高青年学子的进取精神与勇敢品质……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增强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改进舞蹈教学观念

有相當数量的高校舞蹈教师误认为只需要通过舞蹈教学来让大学生能够基本了解舞蹈知识与舞蹈技巧即可,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舞蹈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形式,既可提高学生的形体美,又可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有鉴于此,高校舞蹈教师务必要正确看待舞蹈教学的重要价值,不断与时俱进,优化改进舞蹈教学观念,尤其是要侧重于向学生传输舞蹈教育的价值与舞蹈的魅力,让学生能够在舞蹈学习中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也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二)创新高校舞蹈教学模式

创新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是增强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路径之一,要紧紧围绕“学生为中心”理念来高校舞蹈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具体来看,可从2个方面来创新教学模式:第一,坚持以学生为主。高校舞蹈教学模式要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切实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有利于快速灌输舞蹈技巧与知识,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不然,它会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舞蹈学习之中。第二,将舞蹈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以微课为例,微课可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舞蹈技巧,同时还可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将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舞蹈教学方式转变为动态化教学方式,当然,目前各种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慕课教学等都为舞蹈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雯.高校舞蹈教育艺术素质培养探讨[J].戏剧之家,2019(35):158+197.

[2]钟舒.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

[3]胡剑.浅析当代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陈依雯.中国大学生舞蹈美育教材建设现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5]袁耀林.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6]何静.浅议高校公共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127-130.

[7]李文婧.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4):22-26+33.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