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2020-09-10林秀清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健康心理

林秀清

摘 要:在现阶段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决定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拥有乐观的心态。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特殊期且心里脆弱而导致烦躁,影响着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要重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心理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历史;心理;健康

引言: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是其大势所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提倡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就历史教学而言,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就社会而言,顺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品学兼优,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为了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乡村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也在不断的发展以及改善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理念的教学活动深入到教学中去。比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开展社会主义理念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新时代教学要求和新课改要求,社会主义理念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内在素养和心理素养,又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同样社会主义理念教育活动的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影响,时代的进步使教育活动种类多样,涉及范围广阔,教育意义深刻,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丰富其精神世界,又可以坚定学习目标,保持学习信心。通过教育活动有利于疏导并稳定学生的不稳定情绪。社会主义理念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情绪稳定,而意气用事这一现象会极少发生,化解了心理问题学习积极性也会增强,也可以让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进一步发展。要想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强硬的心理素质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而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最佳方式。最后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锻炼学生智力、意志力,戒骄戒躁,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心理和性格得以成熟发展,学习进步空间提升,学习质量的提高[1]。

二、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渗透点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正处于心理阶段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心理学上讲的断乳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在生理或心理较以前而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以此来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够找准学生心理特征,为学生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且找到一个适合的渗透点。历史教师要利用上课时间为学生解答心中出现的疑惑,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2]。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于课程的教学也要充分针对学生智力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师要让其具有层次性,不仅能够帮助基础性差的学生给予挑战,还能够帮助学习良好的学生更进一步。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明显的发现在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样在教学中,设计具有探究性意义的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会不断动脑,让学生的大脑越发灵活。例如,在教学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较之前已有了极大的提升,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通过其原因引出秦王暴政的表现及秦王嬴政称呼的由来,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可以发现,在徭役中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引导学生要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不可以以偏概全,讲究历史评价的严谨性。长城的修筑也流传了许多歌谣,而往往这些歌谣也会成为历史试题命题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对其历史现象进行评述。教师对学生进行本章节知识的传授中要让学生知道由此产生的历史典故,拓展延伸历史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或者在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战争性质和影响进行探究,各抒己见,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世界的和平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并且仍然存在战争,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相关国家的领导人,可以从一战中吸取哪些教训?在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中,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人才,要以史为鉴,吸取教训。课堂中的思考探究不仅使学生头脑运转灵活,思考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眼界开阔,知识量提升,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变得爱思考,勤思考。

(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保持身心的健康。在可渗透健康教育之前,就必须得明白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超高的智慧,对学生的思想理念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勤动脑思考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死记硬背。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毕竟探究式学习是现代教学最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3]。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入的进入探究学习,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以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及思考。另外,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当是自己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问题,而不是教师自己将问题探究出来在教授给学生。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其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且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该时期的叛逆期,教师经常给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可以带他们走入正轨,防止他们与社会上不良的青少年接触,被网络不良信息所感染,所以说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问题是极其重要的,教师不能只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也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勇于学习课外知识[4]。

结束语:总的来说,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全的心理或超高的学习能力,这直接关系到这个人未来能否担起国家发展的重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保持学生身心健康,为国家输送健康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篇文章就是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意见以及策略,这样可以使我国中学生在学好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自身心理素质的健康。为实现上述目标发表了一些可行的参考策略及意见,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卫倩.初中历史课的“历史细节”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张聪聪.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D].河南大学,2018.

[3]曹雪寒.初中历史课堂沉默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8.

[4]纪海莹.新旧版本初中历史教材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