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0-09-10林峰林娜胡春国
林峰 林娜 胡春国
摘要:如今,线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民办高校对线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投入不足,构建适合民办高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可有效解决学校投入不足和学生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本文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和线下学习的优势,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師为主导,充分发挥了线下理论课程学习和线上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习的优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8-0061-0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有效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发展,其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相结合,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和学习资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建立有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线上学习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公共课程。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注重知识传授,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教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心理困扰的调适技巧;学生的心理体验一般通过团体辅导和心理活动的形式来实现,以达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内化以及应用。行为训练是将理论知识发展到实践的重要过程,通过心理锻炼,可将理论知识和心理体验进行固化。
(一)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况
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采用线下教学方式,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着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不仅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为学生现场答疑,提高教学效率[1]。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手法比较单一,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方式也过于单一,通常采用期末考试或者论文的形式来评判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况
线上教学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依托课程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学习,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不仅符合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也符合当今国家教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2]。
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性不足,网络平台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大部分教师在应用网络平台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将传统课程转移至该平台,并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一来是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有限,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不足;二来教师不太适应线下转线上的教学模式,导致其在线上教学中依然使用线下教学的教学思维;三是学校对教师开展线上教学还未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还处于鼓励教师建立网课的阶段。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和提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把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应用到线上教学中,对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传授学生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并促进其学会一些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和技能。但因民办高校建校和起步较晚,办学机制尚未成熟,资金有限,决定了其在课程教学安排上侧重于专业课建设,多数民办高校不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民办高校中仍处于探索阶段。
教学意识落后。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很多民办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为校园内发生心理危机事件时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干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下有所缓解。
教师资质欠缺。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心理相关或邻近专业教师专职或兼职教学,也有辅导员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队伍中,并非所有的辅导员和教师都接受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课程培训及实践经历,执教教师并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民办院校招生要求较公办低,很多学生因高考失利选择就读民办高校,往往寄希望于考研、考证或者获奖等方式提升自我,因此多数民办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更加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学生认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多与所学专业相关,专业课的成绩决定未来的人生发展,以敷衍的态度来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这类公共课程。
教学倾向消极。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引导、纠正和预防学生的消极心理,忽视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遵循消极心理的教育模式,侧重于分析大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经过和解决方法,但却忽视了积极心理和良好潜能素质的培养。
教学模式枯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常见的模式是:案例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上过程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即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以他人为参照,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但是学生往往收获甚少。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易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难耐,疲劳抵触,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构建适合民办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根据民办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民办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搭建适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学生利用各种终端设备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增加互动交流[3]。
(一)转换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理念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对心理调节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线上教学传授理论知识,线下使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掌握与心理调适技巧[4]。
(二)重构课程内容
该课程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者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提高心理发展水平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熟悉对心理问题的调节过程,而且还要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不良心理的能力,打破以往分章节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导向的课程内容重构。课程资源有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件、案例介绍、章节测试、讨论、评价和学习方法等,教师可利用信息化平台,将以上资源化整为零,每个单元系统解决一组教学问题,将系列教学视频和案例构成教学的基本模块,其中穿插作业、讨论、测试和反馈等活动,形成交互学习,提高學生的学习效果。
(三)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案例+情景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贯穿始终,围绕“视频学习+章节知识测试+综合能力测评+期末考试”四个环节实施考核,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识记、原理的理解等内容进行考核,又对其心理调节技巧的应用能力进行评测。
(四)搭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课堂学习和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学习环境舒适,学生的压力不高,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内容,并进行不断的练习,有疑问可以随时和老师或同学展开沟通交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学习者可以调节适应自身的学习进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线下的学习任务和线上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5]。
四、结语
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弥补传统线下教学受制于课本知识和教师经验传授的不足,线上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线上教学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论坛、贴吧和社区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思辨能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了各自的资源优势,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J].智库时代,2019(42):160+162.
[2]张铭体,张少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课程的特征与局限性分析[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5):54-56.
[3]周德慧.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才智,2020(11):208-209.
[4]林朔,谢燕娇,周杰,吴灏飚.线上线下新模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20(09):11.
[5]徐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契合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9(01):73-77.
(荐稿人:林逸,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