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线上教学的反思

2020-09-10庞海音

大学·社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反思高校

摘  要:2020年春季,全国高校因疫情将教育教学移至线上进行,如今,应及时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和不足,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使在线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形成一系列新的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本文发现,通过融合互补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够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线上与线下教学协同发力的成效,进而推动技术革命引领下的教育变革。

关键词:高校;线上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2-0123-03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春季学期变得非同寻常,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大高校开展线上教学。自2月起,教育部组织37家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4.1万门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等在线课程,带动110余家社会和高校课程在线平台积极参与 [1]。可见,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将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常态。线上教学实践为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新思路,总结前一阶段线上教学的经验和不足,落实在线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让网课真正体现出应有的技术优势并形成一系列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线上教学的优势

线上教育,又称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学生与教师通过网络跨时空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借助网络课件、在线直播、语音录播、课程回放等形式,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理论教学。在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 [2],在特殊时期平稳地保证了正常教学秩序,使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环节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动能

对从未接触过线上教学的传统教师而言,熟悉整套线上教学的流程,掌握各种软硬件的使用,是一项技术和能力的挑战。

为应对线上教学,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各高校提前对所有教师进行了线上集中培训,教师通过PC或手机进行灵活自主学习。克服了没有教材、网络软硬件不完备等各种不利因素,教师们“一夜之间”掌握了线上教学的各种教学流程。大部分理论课程采用了雨课堂直播授课方式,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将“停课不停学”落实到线上教学中。例如:利用雨课堂的“推送”功能事先将电子版教学资料及各章节的重难点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借助课前发布的学习资料展开预习,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匿名与教师互动,并在课前完成课前测试。

线上教学课件制作较线下上课更为详细,教师们也利用了诸多小技巧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为了避免拖堂,使用手机设置闹钟,准时提醒上下课;利用雨课堂+腾讯会议模式中PPT屏幕共享“指针”中的荧光笔及时勾划重点,模拟课堂教学的书写功能。

(二)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雨课堂授课过程中利用弹幕、推题、投稿等方式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就弹幕所反映的部分难点及时讲解,此种形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也可随机挑选同学提问。雨课堂自带的功能可帮助教师通过查看后台数据,了解学生出勤、参与课堂讨论、答题以及知识点掌握等情况。还可以在课前发布上课通知,提醒个别同学不迟到、不早退。利用平台将每节课的课后作业、学习资料推送给学生,学生在线完成课后作业并提交;教师在线即可完成对课后作业的批阅以及统计分析。雨课堂语音/视频直播授课支持课后回看,无限次复习,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雨课堂网页版还可以实现线上监考及阅卷,优化了教学环节。此外,课后线上答疑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后答疑效果。

线上教学可直接利用网络及时搜索与课堂内容相关联的信息,事先将音频和短视频插入PPT插件,在课堂上播放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师生即使不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学生也能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回看学习。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强化其自学能力。

(三)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

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因此次疫情迅速提升,各个层面工作均得到实质性提高。高校日常教务管理功能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信息注册、课程、成绩、学籍展开综合管理,由于大多数高校在疫情前基本已经实现教务信息化,线上教学并没有对教务管理有实质性影响。教务员利用平台资源对师生身份进行认证、可以对出勤率等进行管理,保证了教学资源的独享性,也有利于在线督导功能的实施。线上教学让繁琐的教务管理变得轻松、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改变教育的单一模式

线上教学的实施使学习日常化,真正实现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传统线下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活动的灵活度不高,而线上教学轻松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很多高校采用的雨课堂+腾讯会议模式,弥补了雨课堂限制听课人数的缺陷,不但能方便快捷地召开300人左右的线上大型会议,而且可以和学生进行即时语音互动,视频对话。它还提供实时共享屏幕、支持在线文档协作,随时召开在线会议、实现异地办公、远程沟通,及时解决疫情期间因居家隔离导致的各种问题,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线上教学的不足

(一)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线上教学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氛围、师生眼神的交流,基本上是教師主讲,“少了笔直坐在教室中的仪式感,少了周围同学奋笔疾书的现场感,少了举手抢答的参与感,学习就有点儿像追剧,全凭着自己一腔热血作为动力。松懈和倦怠不仅在所难免甚至成为了一种必然。” [3]为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避免学生听课时走神,教师授课时必须增加与学生互动频次和提问环节,提高学生注意力,因此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过分依赖网络技术

经过教育平台设计和推广的线上课程教学资源虽然可以做到流程化、标准化以及千人一面的授课模式,但是线上教学对网络技术依赖性过强。由于不同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差异较大,所形成的数字鸿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消除,如何克服因为技术导致的系列问题是教育部门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因网络不稳定,授课过程中掉线、闪屏问题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先进的软件技术虽然可以检测学生上课是否闭麦打游戏,但是仍然不能保证学生听课过程中的专注度;平台自带的作业批改功能,虽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也影响作业批改内容的完整性。尤其是雨课堂的教学对网络要求较高,有时课堂上把推送试卷给学生时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延时;自主学习能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往往容易在课堂上走神,而教师并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提醒。

(三)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归根到底,线上教学最根本的还是教育,只是方式和传统教学不同。雨课堂视频直播可以直接把教师视频、PPT推送给学生,实现异地实时授课,但是校园的人文环境、同学之间的真情互动以及规律的集体生活都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如果纯粹以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为主旨,将课程教学流程化,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线上教育早晚会成为鸡肋。每个学生居家学习时的硬件条件、自主学习能力、自控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大多数学生反映在线学习效果不高,雨课堂虽然操作简单便捷,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线上教学,不能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到完美融合。

三、线上教学的反思

当前的学校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只是应急之举,并不能完全取代线下教学。秋季学期,很多学校已经线下复课,特殊时期教学的复杂性导致有些学校可能会存在部分学生无法返校复课,教学的不确定性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兼容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

春季学期的线上实践教学已结束,但在社会常态下,线上教学并没有被充分接受,大部分师生还是青睐于线下教学。传统线下教学的教学优势比较突出,师生“互动性”强,现场“体验感”强,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相比较而言线上教学的门槛较低,教育的成本也不高,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年纪较大的学者恐怕无法适应此种新兴教学模式;由于无法实时监控课堂,可重复的线上学习极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效率低下;长期盯着屏幕学习会严重影响视力,损害身体健康,因缺乏与人交流产生性格孤僻的心理问题。如何将线上教学的优势继续保持下去?雨课堂虽然操作简单便捷,但并不适合用于完全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该是很好的选择。[4]实践证明,线上教学虽能稳定正常教学秩序,但是仍然不能被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学是必然的。线下正常开学的学校可以采用“线下互动课堂+线上雨课堂”直播预案的模式,充分利用雨课堂授课留痕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变革中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高校师生都面临变革思维方式、更新观念理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教學改革、构建线上与线下教学协同发力的局面。广大教师在非传统教学模式下应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教学相长,努力创新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教育得以依托互联网在更大范围内延伸,做到教育领域的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吴岩. “停课不停学”不是一时脑子发热,而是心里有底气”[EB/OL]. 中国教育网. (2020-04-14)[2020-08-02]. https://focus.youth.cn/mobile/detail?id=24806562.

[2] 刘东梅. 在线教育二十年:从“教育+互联网”到“互联网+教育”[J]. 互联网经济,2015(07):90-97.

[3] 赵英男. 风口中的线上教育[J]. 南风窗,2020(08).

[4] 吕原丽,苏华,吴暄. 雨课堂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01).

(责任编辑:王强)

作者简介:庞海音(1971-),女,博士,新疆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版文化。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反思高校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