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现状分析

2020-09-10高秀娟陆鸣

大学·社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对策

高秀娟 陆鸣

摘  要: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是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实施人才强军、科技强军的重大举措,对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调研上海市嘉定区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应征入伍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加强教育,注重培养忧患意识、健全机制,夯实征兵工作基础、优化政策,发挥激励引领作用的意见建议,以点带面,对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群体投身国防建设形成示范引领效果。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对策

中图分类号:E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673-7164(2020)42-0146-03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检阅部队时提出,要把英雄的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伟大愿景实现的时间节点划定在21世纪中叶。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不仅是满足广大青年携笔从戎、献身国防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国家军事现代化、科技化水平的必然路径,有利于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为进一步分析了解新时代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现实状况,引导更多高校人才到军营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本文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四所高校过去五年的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便于研究分析,四所高校分别简称为TH学院、KJ学院、GS学院、GY学院。

一、新时代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现实审思

2015-2019年,四所高校共有768个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名额,其中包含男性名额714个,占比约92.97%,女性名额54个,占比约7.03%,最终确认应征入伍人数784人(详见图1),完成指标的102.08%。从调研结果来看,GS学院应征入伍人数略有上升,KJ学院应征入伍人数波动较小,TH学院和GY学院应征入伍人数则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五年内,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变化趋势总体平稳,体现出新时代大学生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热情和信心,也显示出军队、地方和高校等在征兵工作中的工作实绩。不能忽视的是,四所高校共有在校大学生约24450人,五年内,年均应征入伍人数约占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0.64%,仍处于较低水平,如何更好引导优秀大学生志愿参军,打通从“校门”到“营门”通道,为部队输送人才,成为新时代强军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发现,籍贯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影响较为明显。五年内,四所高校最终确认应征入伍的在校大学生中,籍贯为本市学生179人,约占总人数的22.83%,籍贯为外省市学生605人,约占总人数的77.17%。通过进一步访谈调研发现,上海市征兵政策措施较为优渥,突出了外省市大学生在上海高校应征入伍中的作用。TH学院某外省市籍贯访谈对象说:“从学校和学长那里了解到,上海对大学生参军的经济补助力度大,服役期间和退役后都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所以我选择在上海参军。”GY学院某外省市籍贯访谈对象谈到:“我从小就想成为军人,退役后如果在上海就业就可以直接申请办理上海户口对我吸引较大。”可以看出,经济补助、退役安置、入伍大学生专项政策等系列保障措施对外省市大学生有较大吸引力,对提高征兵质量、助力军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影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行为选择的障碍瓶颈

(一)国防意识相对淡薄,参军意愿受到冲击

近年来,国际形势虽然偶有波动,但总体而言,仍旧保持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态势。大多数“90后”“00后”大学生普遍认为国防建设和保家卫国与自己存在一定距离,一定程度上关心国防建设、关注军队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有待加强 [1]。例如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访谈对象在服役地区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选择偏好,多数大学生不愿到边疆、高原、海岛等艰苦地区服役。当两年兵就退伍、“曲线就业”、为享受国家和地方各项优抚政策待遇而参军的思想、看法和行动仍然存在于一些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士兵之中。可以看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国防意识仍然薄弱,社会责任感仍需加强 [4]。

(二)征兵机构仍不健全,宣传形式有待丰富

根据上海市有关安排,市政府征兵办和市教委共同负责组织本市在校大学生征集工作。从2020年开始,国家义务兵征集工作由以往一年一次征兵一次退役变为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简称“两征两退”,为提高工作质量,征集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从以往的季节性工作调整为全年性工作,对高校武装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调研的四所高校中,两所高校建立了独立的武装部,两所高校武装部与保卫处合署办公,其中GY学院武装部保卫处人员有限,面对应征入伍对象的扩大和相关工作内容的增多,客观上存在影响大学生士兵征集工作的可能性。 [5]

调研还发现,部分高校征兵宣传工作还存在着甘做征兵工作的“传令兵”,不当宣传效果的“质检员”的情况,很难适应“90后”“00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特点,鼓动激励作用十分有限 [2],没有真正把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工作做到入脑入心。

(三)政策吸引力度欠缺,激励机制亟须完善

为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提高兵员征集质量,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市、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抚保障政策。从经济补助、退役安置、入伍大学生专项政策、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等5方面,明确了35项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广大适龄公民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军队这个大舞台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淬炼成钢 [3]。本次调研对象之一的GS学院也出台了征兵工作办法、军事课教学大纲、退役安置办法等,保障征兵工作有序开展和入伍大学生的应有权利。然而,从实际效果看,部分政策措施对于当代“90后”“00后”大学生,仍然存在着吸引力不强、导向作用不明显的现状。此外,对个人职业发展和选择存在阻碍、服役期间缺乏与学校联系,成为“断线风筝”、退伍后部分福利待遇难以兑现或流程烦琐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决心和行动。

三、完善大学生征兵工作体系与途径构建

从嘉定区四所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现状来看,现阶段征兵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服务于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实现,还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巩固和提升征兵工作成果。

(一)加强教育,注重培养忧患意识

一是明确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项传承优良历史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性铸魂工程,国防教育是现代化国防建设不可或缺在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二是丰富国防教育的表现形式。深入开展国防宣传、教育工作,发掘“军营开放日”、军地联学共建、国防知识竞赛、爱国主义征文与演讲等新形式新做法,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走进军营、了解国防、关注军事,自觉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发展。三是搞好利益观念教育。强化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之中,使当代大学生明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建设。

(二)健全机制,夯实征兵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加强武装工作的分层管理机制,将征兵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年度评价体系之中,在组织领导上推动征兵工作成效不断提升。二是创新宣传形式。用活用好宣传手段,把国家、省市和高校的征兵政策宣讲到位,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设立固定咨询点和咨询员,邀请优秀退役士兵等开办座谈会,不断夯实征兵工作基础。

(三)优化政策,发挥激励引领作用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需要,制定个性化的优抚政策,在学籍保留、升学就业、社会保障等完善配套措施。二是重视制度落实。为学生提供多环节“一站式”服务,简化合并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在大学生服役期间,了解和关注其个人发展、思想状况;大学生士兵退役返学后,给予人文关怀,专业互助,就业指导等政策,真正让政治上有进步,经济上有优待,发展上有前途落到实处。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上海嘉定区4所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现实审思,从国防意识淡薄、机构不健全、宣传形式单一、激励机制待完善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何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健全征兵机制、发挥政策的积极引领作用,为上海嘉定区的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从而促进国防教育在高校中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升了国家军事现代化、科技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龙艺夫. 大学生服兵役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2016:13.

[2] 周建文,吴强. 当前征兵宣传工作面临的矛盾问题及对策措施[J]. 国防,2015(05):53-54.

[3] 上海市明确35项政策措施激励高学历高素质青年应征入伍[EB/OL]. (2020-8-4). http://zbb.sh.gov.cn/sj/20200804 /eab52bf036b14e5088e841343b5ec331.html.

[4] 张正军,魏明侠. 大学生征兵问题及对策:基于河南省的调查研究[D]. 河南工业大学,2017(05):28-29,30-34.

[5] 徐益. 全日制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创新思路与管理模式探讨[D]. 复旦大学,2010:19-22.

(责任编辑:王强)

基金项目: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9年科研创新项目一般项目(课题编号:2019010020203)。

作者简介:高秀娟(1981-),女,硕士,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团总支書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陆鸣(1982-),男,硕士,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在校大学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在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管理技能提升研究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的构建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