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材料自制打击乐器的策略
2020-09-10阮瑜玉
阮瑜玉
【摘要】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在碰撞时都会发出声响,所以可以作为打击乐器的材料。若能合理运用加以改造,可以达到打击乐器所产生的效果。本文将结合音乐课程生活化现状,对利用生活材料自制打击乐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活材料;课程现状;策略;打击乐器
引言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乐器简单易学、节奏感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受,因此成为器乐教学的首选。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音乐课堂不能满足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件打击乐器的需要,致使打击乐器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相关材料,通过生活材料自制打击乐器,可使教学现状得到改善。
一、音乐课程生活化现状分析
学生艺术领域的教育关键在于创造充分条件和机会,现阶段,全国上下推崇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环境,部分学校对课程的研究侧重于区角活动材料生活化,忽视了艺术课程生活化。經调查可知,在艺术课程生活化的实践中,人们往往侧重于美术方面,而音乐活动较少。其根源可能是美术课程可操作性强,而音乐课程需要音乐理论知识。也有可能是教师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对音乐课程的研究意识匮乏。所以,音乐课程生活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生活材料自制打击乐器的策略分析
(一)激发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了解生活材料可以改成打击乐器的可行性,才能激发学生利用生活材料自制打击乐器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赏经典打击乐作品,比如,风靡全球的破铜烂铁乐队就是利用锅碗瓢盆、篮球、扫帚、鼠标等一切通过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品来演奏,通过乐队成员敲打生活材料,而演奏出动听乐曲。通过这种欣赏视频、音频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生活材料的成为打击乐器的实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打击乐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制打击乐器的材料
学生对自制打击乐器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材料,发现材料的方法可以分为倾听和归类两种。在倾听方面,相关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倾听分辨打击乐器的音色,可以通过打击乐器奏出长短不同、强弱不同的声音。所以,在学生搜集生活材料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认识了解各种打击乐器,比如:架子鼓、腰鼓、三角铁、书鼓、大锣、木鱼和串铃等打击乐器。在教学中通过敲打和聆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声音,从感性认识转换为理性认识。了解乐器声音,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搜寻各种与打击乐器相关的声音材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准备木鱼,首先让学生闭上双眼,教师敲打木鱼之后可以提问:“这是什么声音?与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类似?声音具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在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再详细介绍木鱼特点,木鱼发声短促,音色清脆。它的外形与鱼头形状相似,是一种木制乐器,头部正中间有个开口。通常配合愉快活泼的曲调。在归类方面,教师可以介绍打击乐器的分类,一般可分为节奏型和旋律型。可以通过这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寻找节奏型打击乐器,比如:车铃、钥匙和金属文具盒等。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旋律型打击乐器,比如:水杯、水瓶和陶瓷碗等。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自制打击乐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不仅可以满足音乐课程教学需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成学习小组。首先,根据学生基础音乐知识、音乐爱好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再由小组同学自行选出小组长,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制造良好学习氛围。其次,教师根据打击乐器的声音原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鼓为例,鼓皮紧绷程度影响音调和声音,鼓皮越松,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声音越低沉。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制作鼓的材料,让学生自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一物多用。比如,杯子不仅可以通过筷子击打发声,在杯中放入沙子,摇晃也可以发声。课程最后可组织学习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比如在自制鼓时,若鼓中加入了一些杂质,会导致鼓发出的声音不纯正。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并完善评价制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自制打击乐器活动健康发展。在音乐课堂上,首先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小组优秀作品,向全班同学介绍乐器做法,并用此乐器进行演奏。小组学生展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自制的打击乐器进行评比,可以评出优秀、良好和创新奖等奖次,并在班级颁发奖状,还可以把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在班级收藏。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音乐课堂生活化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生活材料进行音乐活动,激发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的兴趣。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可以作为打击乐教学工具,只要教师善于发现生活材料与打击乐教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加工和改造,不但能顺利进行打击乐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晓玲. 自制打击乐器——开启节奏乐活动生活化的密钥[J]. 好家长,2017(06):52-53.
[2]吴斌,金亚文, 专家视野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解读. 庄晔 本卷主编,中国基础教育年鉴,人民出版社,2012-2015,11-44,年鉴.
河源市源城区文昌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