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活动与表现活动的相融相生

2020-09-10朱文杰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维活动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朱文杰

【摘要】高中生物作为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是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思维活动和表现活动是生物学课堂上学生的两种学习状态,也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重要依据。只有在教学中实现思维活动与表现活动的相融相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活动;表现活动;教学策略

良好的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去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时常会忽略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教学质量不佳。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其学习能力的目标。表现活动是指学生参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讨论或实践等能展示自己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表现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相融相生

(一)表现活动对思维活动的作用

1.利用表现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通过一次试验就取得理想结果,试验环节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实验失败。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不要灰心,提高学生在此实验的自信心,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在多次的试验中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发散,思路渐渐开阔[1]。

例如,学生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试验原理,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成功的实验方法,让学生进行直观的学习。接着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投入实践,进行提取色素,制备滤纸条,然后画滤液细线等操作。虽然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是此实验的成功率不高,原因是学生在提取色素环节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探索,然后寻找解决策略。2.利用表现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深度

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还很有可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帮学生打开深度思考的大门,促进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实现对课程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例如,学生在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在了解试验原理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区分,将书本中所提到的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脱氧核糖和核糖等几种非还原糖烂熟于心。然后教师就可以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思考斐林试剂和双缩尿试剂的成分问题,探究因高温等因素变性的蛋白质可以用哪种试剂来检测,以此促进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

3.利用表现活动促进学生将思维落到实处

学习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能够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理论问题或者实践问题中,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巩固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表现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学生在学习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记住每对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落实到解决其他理论或者实践问题中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同时来自父亲或母亲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表现活动,可以让四名女生来代表随卵子来的母体染色体,四位男生代表随精子来的父亲的染色体,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代表经过了受精,然后直接进入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环节,同源染色体的同学两两配对说明是同源染色体联会,两两分离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这个过程都是随机的。

(二)思维活动对表现活动的反作用

1.带着问题去实践

学生在问题导向下进行表现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活动中的重点内容,不至于被无关信息所干扰,进而提高学生实践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转基因技术是否安全时,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和有限的素材可能无法帮助学生决断,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抛出问题:“经过学习,你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考虑一下是支持还是反对转基因技术呢?”,在问题导向下,学生能够开展自主讨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内容,同时可以体验学习中的乐趣。

2.反思提升实验的价值

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表现活动就是实验,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操作能力。通常学生需要通过两次到三次实验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这就需要学生在第一次实验后,仔细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制定出适当的解决措施。同时还会思考为什么会在实验中出现问题,反思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实验的价值[2]。

3.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实践

创新思维属于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可实现。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很好地培养,在实践中能够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寻找统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进而实现向创新思维的发展。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有效激发和引导[3]。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实现表现活动与思维活动的有效融合,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思维活动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利于增强学生實践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帮助学生把握表现活动中的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晓红,解凯彬.论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活动与表现活动的相融相生[J].生物学教学,2018,43(01):24-25.

[2]郭玉华,赵岩艳,房殿武.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置[J].生物学通报,2013,48(07):29-31.

[3]张春华.略谈如何有效表述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J].考试周刊,2009(26):208-209.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三中学  广东湛江  524200

猜你喜欢

思维活动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深度备课略论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扬琴演奏的心理境界与思维活动研究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