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老年2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高血压晨峰的影响
2020-09-10孙甦张菊红
孙甦 张菊红
摘要 目的:回顾探讨临床应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中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对患者高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2级患者122例,将他们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一组单纯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方案,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的联合治疗方案,为研究组,回顾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数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晨峰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以降低,但是相比之下,研究组患者晨峰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7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均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应用于2级高血压患者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尤其对患者血压晨峰控制效果较好,可广泛应用并进一步跟踪研究。
关键词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高血压;高血压晨峰
高血压病例在心内科最为常见,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主要指征是指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较高,患者伴隨脂肪和糖代谢紊乱等情况的发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器质性病变,病情进展可导致全身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较大[1]。因此,需要临床给予患者有效治疗。从临床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对患者展开治疗工作,通常是应用药物治疗方案。但是不少医务工作者的研究中都指出,服用单一药物的治疗2级高血压效果较差,大多数患者需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不同的药物之间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性[2]。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我院临床应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老年2级高血压患者中的血压控制及对患者高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效果,总结联合应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经验。
1患者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2级患者计122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者均与临床高血压2级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具有沟通能力;临床治疗和反馈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障碍;具有沟通阻碍;患者具有贝那普利或是氨氯地平药物使用禁忌症;患者为妊娠期;患者存在其他重大脏器疾病。
将122例二级高血压病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分别是给予单纯的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以贝那普利+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每组各61人。研究组中,男性人数51例,女性人数71例,患者中年龄为54-87岁,年龄均值为(65.44±3.22)岁;对照组中,男性人数53例,女性人数69例,患者中年龄为54-84岁,年龄均值为(65.43±3.05)岁。两组患者性别比和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方案。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10700,5mg/s,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每次服用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早晨7点左右服药;贝那普利(国药准字H20043648,10mg/s,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日一次,晚上8点左右服药,服用剂量为10mg/d。
对照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单一药物治疗方案,药物规格和服用方法同研究组,每日10mg。
两组治疗时间为均为12周,无间歇服药发生,均连续使用。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显著、有效和无效三项指标,显著:患者的舒张压下降20mmHg以上或是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10-19mmHg;无效:患者服药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显著不达上述标准,排除无效率为本研究的总有效率。
统计两组患者的血压晨峰变化情况记录,主要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的存在的不良反应记录,本次研究中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咳嗽、头痛、面色潮红和胫前轻度水肿等,含轻微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统计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主要包括计量资料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偏离差,以(±s)形式记录和统计,采用t值检验方法;计数资料数据计算百分比,以(n,%)形式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采用2值检验方法进行验证。对统计学结果数据分析以P值小于0.05为准认定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较好,研究组中无效的有2人,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中无效的有8人,有效率为86.89%,相比之下,研究组的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高血压晨峰变化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晨峰变化情况,其干预前均高于正常水平,在干预后,均发生变化,晨峰血压降低,趋于正常值,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晨蜂收缩压和舒张血压值都更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分别为6例和13例,均较轻微,未影响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4%和21.32%,对其数据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较为显著,存在意义。
3讨论
高血压病在基层临床最为常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形成了比较严重威胁。高血压患者最初发病时,仅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不会出现严重的高血压病症,因此容易忽略疾病,导致患者出现靶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较严重威胁[3]。高血压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服药率[4]。患者不仅死亡率较高,容易发生残疾,而且从临床发展情况来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较低,服药依从性较差,病情控制效果不佳[5]。临床给予患者治疗工作,通常是应用药物治疗方案,但是单纯一种药物治疗的血压控制率仅为40%-50%,有效率较差[6]。尤其是二级高血压患者血压值在160/100mmHg以上,对这些患者和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治疗时也常采用两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7]。
在将贝那普利+氨氯地平进行应用时,可协调两种药物药效和作用时间,因此其临床效果更好。在本文研究结果中,临合用药的研究组较单一用药的对照组治疗有效高出近10%,患者血压得到更有效控制,差异明显且有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与单独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療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安全性也更加显著,安全性数据比较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数据表明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效果理想,同时联合药物所对应的用药安全性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的晨蜂收缩压和舒张血压值都更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贝那普利+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晨峰控制效果也更好。
贝那普利所对应的降压效果较好,主要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患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其应用可促进血管扩张,降低了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同时实现降低血压水平的功效[8]。此外,贝那普利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进行作用,实现抑制效果,可将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进行转换的途径实现阻断,使冠状动脉的收缩作用被阻断。而且,此药物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使患者的水钠潴留发生率降低,对红细胞进行变形性改变,从而在有效改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的同时实现降压效果[9]。
而氨氯地平,主要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对人体的钙含量造成影响,可促进钙引导,加强动脉收缩速度,并可以与受体进行结合;且氨氯地平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但药物起效速度较慢[10]。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在口服此药物后,其可对患者的血管平滑肌进行作用,用药后,患者的机体心血量和冠脉流量等均会得以显著增加,加强患者的心肌供氧量,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从而实现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11]。与此同时,氨氯地平的应用可对LDL受体进行激活,有效抑制胶原合成,从而促进抗动脉硬化功效的充分发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实行明显的改善[12]。
但是在将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进行联合应用,实现药效互补。其中的氨氯地平,可充盈患者的心血充盈量,促进肾小球小动脉的扩张,促进患者心肌的重构与逆转,从而实现有效的降压效果[13]。贝那普利则能够促进出球小动脉的扩张[48]。同时,氨氯地平可将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进行降低,从而促进因子-1水平的激活,实现纤容平衡。因此,在将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时,可从不同的作用途径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控制。并利于解决单一用药造成的耐药性问题,避免使用单一大剂量用药对患者造成伤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本联合用药方案中实现两种药物早晚错开服用,充分发挥了氨氯地平作用时间长的优势,有效控制血压,又通过晚上服用一次贝那普利,从而很好地控制第二天晨峰血压。
综上所述,针对2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早晚分开服用,其血压控制效果良好,且对患者晨峰血压控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杨, 程志明, 胡庆常,等. 舒张压与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关联性研究[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8(5):599-602.
[2]李振忠. 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9, 17(03):85-86.
[3]魏兰芳. 172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 2016.
[4]高金钗, 彭伟.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危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2(2):44-53.
[6]侯建如, 刘波, 谢琳飞. 两种降压药物治疗清晨高血压对血压控制达标率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48(23):59-61.
[7]张彩红, 鲍艳江, 郭雪微.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和血压控制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 9(3):335-338.
[8]杨萍, 丁澍, 刘培晶,等.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 36(3):62-66.
[9]彭慧萍, 徐建杰.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 16(3):5-7.
[10]张威. 氨氯地平片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3):102-104.
[11]韩俊,雷小光,孟丽丽,金小平. 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片人体药动学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3):243-247.
[12]宋云方, SONG, Yun-fang,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7.
[13]陈俊禹. 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12(1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