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9-10周闵陈智玲李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周闵 陈智玲 李瑶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选118例,采用盲抽法分为两组,实验组59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59例,接受传统护理方法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92.424、44.760、7.107,P=0.000、0.000、0.000,实验组健康知识达标率(96.61%)、护理满意度(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27%、81.36%),χ2=10.412、9.277,P=0.001、0.002,并发症发生率(1.69%)明显低于对照组(15.25%),χ2=6.993,P=0.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病情变化快,致死率高,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巨大。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1]。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当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选118例进行对比,分别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和传统护理,旨在探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选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9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51岁,平均年龄(63.25±2.15)岁。对照组59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53岁,平均年龄(63.31±2.0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之后,结果显示P>0.05,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高。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②本次研究已经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相关情况,并且取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②合并其他急重症;③智力障碍、精神障碍。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介入治疗,(1)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2)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操作如下:①1~3天。这个时间段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所以监督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为了减少压疮,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为患者更换衣服和床单,做好患者身体清洁,并且定期给患者翻身。此外,为了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人员每天两次给患者被动肢体运动,每次持续时间十分钟左右。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负面情绪,需要及时沟通,以免造成不良影响。②4~5天。这个时间段患者已经可以适当的进行上半身运动,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每天两次地帮助患者上半身运动,患者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指导患者调节呼吸,动作缓慢,每次持续五分钟。给患者饮食和洗脸的时候,都选用坐姿,可以选择一些患者喜欢的音乐在病房里播放,转移患者注意力,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③6~7天。这个阶段患者已经可以自由起坐,护理人员可以有意识地锻炼患者自主能力,包括在床边自己吃饭和坐便等,一次坐立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同时还需要普及冠心病健康知识,做好冠心病预防。④8~10天。这个阶段患者可以在他人的辅助下下床行走,所以护理人员可以监护患者每天进行行走训练,每次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左右,每天两次。⑤11天以后。逐步进行室内步行训练,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节运动量,并且做好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和身体数据监测等,帮助患者更快的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将两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健康知识达标概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7.0处理,t/χ2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92.424、44.760、7.107,P=0.000、0.000、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概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健康知识达标率(96.61%)、护理满意度(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27%、81.36%),χ2=10.412、9.277,P=0.001、0.002,并发症发生率(1.69%)明显低于对照组(15.25%),χ2=6.993,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现已经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2]。该疾病发展快,所以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护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临床上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当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3]。在临床护理路径当中,护理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患者的需求,然后将患者的康复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类似第1~3天、4~5天、6~7天、8~10天、11天以后等,分析患者在每一个阶段的状态,充分了解每一个阶段患者的需求,然后结合不同阶段患者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能够起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更快康复[4]。此外,临床护理路径坚持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所以科室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很好的完成相关操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医院未来的发展[5]。

本次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该研究结果与李岸芳,林家谊,卢春林,等[6]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娟.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医药, 2017, 25(1): 41-41.

[2] 吴玉婷.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30(37): 272-272.

[3] 王明博, 郑柠, 刘瑾.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对比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28): 227-228.

[4] 宋书香.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1): 154+156.

[5] 常佳, 周杜娟.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9, 26(03): 38-40.

[6] 李岸芳, 林家谊, 卢春林,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當代护士: 综合版, 2017, 22(03): 39-40.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