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成与传播探析
2020-09-10程现昆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因其特殊的内在生成路径以及外在传播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语言的生成之源,课堂教学是教学语言的传播之基,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充分依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三个转换”、促成“两个统一”,才能有效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语言;生成;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45-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医学生获得感的思政课教学效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YLX18027
话语是“一套在一定的历史时空规限下相互联系的思想,它嵌在文本、言词和各种践行之中,关涉寻找、生产和证实‘真理’的各种程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效果如何,关系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败得失。基于此,本文从教学语言的视角,试图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生成、传播的探析,探索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路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或者是受教育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政课对于学生“三观”的培养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知识性目标
知识性目标就是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开展教学。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精神成果的集大成。要真正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实质与精髓,首先就要求全面而不是零碎的、深入而不是表象的学习。在知识来源多元泛化、传播手段即时泛在的今天,我们要引导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自觉地将原著学习和课程学习、时政学习、专业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完整、系统、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二)能力性目标
就是要重点围绕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教学。高校思政课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除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一般性的教育教学目标外,还有其独特性的教学目标。这是因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高校思政课要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大学生,使之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指南,进而成为他们最核心的素养与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既是他们成长成才的根本素养,也是他们成人过程中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
(三)价值性目标
价值性目标就是要始终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完美政治社会人格开展教学。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完美政治社会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德性与智性、成才与成长的协调发展。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所育之人也一定是德性之人,“树人”先“立德”,无德不足为人,德不正不足以配位。高校思政教育所立之德,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高校思政教育所树之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德性之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成背景
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场域,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为高效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使用的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语言。它不仅是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科学语言系统,而且还具有丰富而鲜明的时代特色。其生成背景体现在:
(一)政治语境
高校思政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最重要的课程性质是坚定的政治性,在立德树人中起着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的直接体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政治课的根与魂,也是思政课的重要价值体现。只有深深植根于这一语境,高校思政课才能发挥其强大的培根铸魂作用。换句话说,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只能是在教学内容合乎政治性要求基础之上的逻辑展开与艺术展现。
(二)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突出特征在于它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和理论品格,使其成为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目前实施的“05方案”在延续和发展“85方案”“98方案”的同时,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整体性特征,在直面时代课题的同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因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应当贴近时代,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用时代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用科学理论分析当代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三)教学场境
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客体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共同构成教学信息场,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等显性因素,以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隐性因素。就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来说,一方面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政治立场”,使教学语言与学科特点相一致;另一方面要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心理能量场”,使教学语言与课程特点相一致。另外,还要符合网络多媒体时代特点的“虚拟现实场”,使教学语言与时代特点相一致。只有这样,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才能“入耳、入脑、入心”。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路径
(一)理论语言向生活语言的转换
目前,高校思政课所用教材均系“马工程”重点教材,如何将教材表述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通过课堂教学“入脑”,被学生接受,就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首要问题。这要求高校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以教材体系为基础和依据,将教材语言转换为预设教学语言或教案语言,再将教案语言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教师语言。例如,讲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时,要求教师语言要在学理上、思想上深刻,讲清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双向互动、有机统一的逻辑进程;同时要真正回归生活本质,使大学生在生活的世界中觉解马克思主义内核、重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维,从而使教学语言在向学生传达预设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实现教学中生成的新目标。
(二)历时语言向现时语言的转换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深厚的历史渊源。目前,高校《概论》《纲要》等教材在解读有关历史内容时,所使用的概念、范畴是对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事实或过程的科学阐述,都具有明显的历时性特点。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根脉坚定基本的话语自信,又以理论的自觉自洽确保话语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就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时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用具有现代意义、能够传导现代观念的现时语言替代教材的历时语言开展教学。例如,讲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容时,要求教师既要积极回应时代的挑战,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中吸取营养;又要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思想、新语言、新方法及时引入教学中,拉近与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外在语言向内在行为的转换
任何语言最终都要落实在行动中,做到“知行合一”。大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由“知、情、意”到达“行”的转化过程;反过来,通过“行”的训练和养成,进一步升华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淬炼道德意志。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从外在语言向内在行为的转化,就是指教师要把“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理解教材的思想方法与体会”。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要真正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通过“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此外,还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完善师德评价与保障机制,从而真正使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内化为师生双方的行为自觉,进而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真正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统一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但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标、任务服务的,是适用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里,适用性是指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的契合与适宜程度,这既要求教师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去设计教学,又要求教师运用具体的方法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展开,以实现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合目的性是指教学方法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这要求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时,在教学内容上必须突出“传道”,强化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在教学着力点上必须突出“德”的教育,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五)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长期以来,由于受文理分科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思政课看作是培养人文精神的课程,甚至理解为一般的形势政策宣讲课,影响了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准确性、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性是高校思政课区别于中学相关课程的突出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理性表达”,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张力和真理价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穿透力去震撼学生,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解释力、吸引力、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要“情感抒发”,实现由权威说教型教学向平等对话型教学模式转换,展现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人的“终极关怀”,不断增强学生深刻理解、自觉接受、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四、结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的生成与传播是否有效。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和使用,如何更好地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更好地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能,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美]麦克洛斯基.社会科学的措辞[M].许宝强,等,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8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作者简介:程现昆(1965—),男,河南周口人,研究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技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