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粉丝文化”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与规制
2020-09-10杨震震霍雅婧
杨震震 霍雅婧
摘要:在现代网络技术和消费主义的双重推动下,人们开始借助微博这个开放性虚拟平台,建立粉丝社群和探索多样化的追星方式,形成“粉丝文化”。但也表现出“行为狂欢化、行动组织化、语言饭圈化”的特征,导致青少年信息意识和社会责任素养受到影响。因此,需对粉丝本身、微博平台、学校三方面进行规制,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
关键词:微博;“粉丝文化”;媒介素养;规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212-02
一、引言
詹金斯(Henry Jenkins)在其著作《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性文化》中指出:“在激烈竞争的传媒行业,争取粉丝是关键性的策略,媒体机构或平台必须懂得如何调动粉丝积极性来为自己做事。”[1]而微博自诞生起就作为与粉丝的交流平台呈现,其强黏结性的特点让粉丝和平台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对其主要活跃群体——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微博“粉丝文化”表现特征
在微博平台所获取权利的扩大并没有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反,他们开始更加追求“自由化”。在“自由化”的纵情表演中,“粉丝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一)行为狂欢化
“狂欢”是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的术语,来源于巴赫金的“狂歡化诗学理论”[2]。就现实世界而言,“狂欢”只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场合和时间段,但随着虚拟网络的发展,“狂欢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微博作为虚拟网络代表,其开放式特点也注定了其要成为“狂欢化”的舞台。在这个“狂欢广场”里,人们会根据自己喜欢的明星或事件站队,但同时也会为讨厌、反感某一明星或某一观点组成群体。他们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或认同的观点,以盲目崇拜的姿态认为“我喜欢的我认为的就是对的”,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相异的观点则会使用谣言或网络暴力大肆攻击,将自己的行为进行“狂欢化展现”。
(二)行动组织化
微博出现前,由于人与人的交往处于碎片化,也未建立系统的关系,所以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行为主要是个人组织与参与。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微博这个虚拟的平台出现后,受众的行为开始呈现“组织化”特征。
这主要体现在“微博控评”和“集体行动”方面。“微博控评”就是粉丝自发组织并在关于自己偶像的微博下评论一致的内容,对不一致的评论进行删除举报的行为;而“集体行动”是指大规模人员集体参与的行为。
(三)语言“饭圈化”
“饭圈”是“粉丝圈子”的简称,其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分工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为偶像服务[3]。而“饭圈文化”是以“饭圈”为基本形态组成的话语形式,在网络技术赋权下,微博平台表现得最为明显。
2019年7月,周杰伦粉丝与蔡徐坤粉丝因《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那么难买?》掀起粉丝大战,随后,蔡徐坤粉丝组成圈子对周杰伦的粉丝进行攻击,其行动效率和可怕性令人唏嘘。目前,“饭圈化”继续以集体组团的形式扩散,不仅使青少年“回音室”效应加深,也使青少年受影响后开始想尽各种极端手段扭转舆论走向,带来的非理性行为也日益受到重视。
三、微博“粉丝文化”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
微博“粉丝文化”虽然使青少年的信息认知能力和话语权得到提升,但就微博而言,其粉丝“行为狂欢化、行动组织化、语言饭圈化”的表现特征,也给其他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
(一)信息意识严重缺失
从本质来看,媒介素养更像是受众的信息意识,也就是对信息的接触使用意识、解读信息的意识和使用媒介信息的意识。在微博上的青少年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信息意识存在严重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群体压力下对明星的无限盲从。作为微博的主力大军,青少年聊天时常以“你追星吗”“偶像是谁”为话题切入点,这样的开场方式对不追星的青少年而言,总会产生“群体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多数青少年为避免孤立会选择盲从,进而降低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以及质疑与选择能力。
笔者在一次调查中发现:10~18岁的青少年最容易因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对明星盲从。调查显示,在青少年对某明星毫不了解的情况下,看到同学尤其是身边的人都在讨论该明星时,自己总会有意无意去关注该明星,争取获取相关信息,以此在与同学交流中获得比较相近或者一致的话题,甚至有些青少年以模仿明星的“出格”行为来获得认同,其随波逐流中透露着对明星的盲从。
2.自我满足下的垃圾信息制造。碎片化的信息社会,最不缺少的就是信息,但其信息的效用性大打折扣,这一现象在微博上最明显。微博平台上,明星或网红等每天分享自己的阅历或经验,给受众不一样的体验或收获,但某些粉丝因信息意识严重缺失,制造了大量的垃圾信息。
笔者在微博随机选取了一位明星,对其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其在某一天内更新了自己的新剧宣传,仅仅过了12个小时,再在微博搜索框输入相关消息,就能够发现相关的信息已有上百条之多。当然,上百条信息几乎都是垃圾信息,其中包括部分粉丝对该明星微博的控评,或在该明星微博下有组织地套用文案加以评论,或是粉丝使用网宣手段,做一些假数据等。在他们看来,制造垃圾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与明星之间产生互动,进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但实际上,尽管粉丝为了各类数据和宣传忙得热火朝天,但这些成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说毫无意义,只是纯属生产垃圾信息。
(二)信息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现实是透明的,但人性是隐蔽的;网络是隐蔽的,但人性是透明的。在微博这个开放且匿名的平台上,部分青少年打破道德框架的束缚,常以语言暴力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丧失了社会责任感,降低了媒介素养。
1.利用假数据颠倒事实。在微博上,明星数据造假已是公开的事实。某明星来的微博粉丝数达1.2亿,笔者搜索知乎后发现,多数网友对此并不认同,认为数据存在虚假。经过实际调查后证明,微博上的明星数据的确存在虚假的情况。例如,刚注册微博后,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微博就会自动关注某些明星用户,虽然有些明星粉丝数上千万,但点赞数和评论数仅上百,这足可以看出明星的微博粉丝数据存在造假现象。
明星利用虚假数据颠倒事实的行为,会误导青少年,降低青少年的媒介素平。例如,明星罗某某事件发生后,其粉丝竟以“他还没结婚,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为口号达成互相点赞转发的约定,通过数据颠倒事实,导致一些青少年在看到相关评论后思想出现了问题。
2.频繁制造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和‘正义’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4],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罗某某事件发生之后,部分评论者通过发表其母亲的糗事来吸引关注,将罗某某的过错强加于其母亲身上,并对其进行责骂。又如,在何冰演讲完《后浪》后,其微博也受到了言語攻击。这些不负责任的网络暴力充斥于网络平台,给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带来了消极影响。
四、青少年媒介素养规制策略
微博“粉丝文化”存在的问题给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带来了潜在的消极影响,微博这种通过“拟像”造成的超现实也降低了青少年的媒介批判和质疑能力。因此,青少年媒介素养规制策略如下:
(一)粉丝: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素养
追星是一种喜好,没有对与错,无论追星与否,都是自己的选择。在生活中,不能因自己不喜欢追星而否定或者排斥他人追星,更不能因自己追星而强迫他人追星,最主要的是在追星的过程中,要提高自我认识,避免语言暴力,做一个理性的追星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微博平台:加强监控,及时清理不良信息
微博作为开放性平台,自诞生之日起,就为社会热点事件发展推波助澜。但微博也成了舆论的战场,舆论的撕裂化极其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微博平台要加强话语引导,关注数据的真实性,减少利用数据造假裹挟舆论的情况出现,真正从源头上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三)学校:培植偶像典范,修正价值偏失
青少年群体多有逆反心理,所以不能以“一刀切”的形式来否定其追星行为,而应通过疏导和引导的方式进行教育,让青少年自己去选择心中的偶像典范,修正自己的价值偏失,从根本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行为正当化,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五、结语
当前网络社会复杂多样,周围世界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对于心智和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微博“粉丝文化”一定程度上能够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影响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因此,及时分析并纠正这一问题至关重要,要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推动“粉丝文化”健康发展,进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娟.粉丝文化传播的伦理审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戴淑文,鲍宪伟.网络段子现象下的文化狂欢范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7):97-99.
[3] 姜雯嘉.传播视域下的“饭圈文化”探析[J].东南传播,2019(06):51-53.
[4] 徐漪.网络暴力的形成与治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2):5-7.
作者简介:杨震震(1995—),男,山东德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媒介素养。
霍雅婧(1996—),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