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党报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0-09-10何南观
摘要:受经济下行及媒体介质革命的影响,国内纸媒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地市级纸媒虽未处在风暴眼,但日子也多举步维艰。本文站在报业管理者角度,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体制内外员工同工同酬;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重构组织架构和媒体理念;强化内容建设,巩固老受众,吸引年轻的新受众;推行“立体营销”理念,打赢“广告营收下滑阻击战”;积极引进年轻人才,完善人才结构;布局新的产业,推进报业多元化发展等多个层面,对四川省达州日报社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转型发展实践作深入探究,为媒体同行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种探索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媒体融合;地方党报;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001-04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和媒体介质革命的影响,国内纸媒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广告经营更是遭遇断崖式下滑,许多都市纸媒纷纷选择关闭、停刊。一时间,“纸媒死了”“纸媒无用了”“彻底告别纸媒”等唱衰纸媒的声音在业内业外甚嚣尘上。地市级纸媒虽然没有处在风暴眼,但风暴所及,遍地哀鸿,许多报社日子过得举步维艰。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党报各显神通,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艰难探索生存、发展的别样路径。
本文从报业管理者角度,结合四川省达州日报社近年的转型发展工作实践,谈谈地市级党报应对媒体风暴、融合发展且稳住阵脚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稳住阵脚,关键时刻要体现党报姓党,充分发挥党报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达州地处四川东部,与重庆、陕西接壤,辖7个县(市、区)和1个省级高新区,总人口700万,主城区常住人口110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经济总体上仍属欠发达地区。达州日报社成立于1951年,有着近70年的历史,历史负担和人员负担相当沉重。从2017年以来,报社积极面对困难,以问题为导向,抓改革促发展,报业经营逆势上扬,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不但稳住了阵脚,提振了广大员工的信心,还为报社未来的发展布好了局,为报业的多样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党报姓党,地方党委的支持始终是报业发展的最大支撑点
在巩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关系、宣传党委中心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方面,地方党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报事业的发展要紧跟时代脉络,积极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同时,党报的特殊性决定党报事业具有极强的政策性,不可与市场化媒体简单類比,政策红利越大,党报的生存空间就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历届达州市委领导非常重视党报事业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在财力保障、干部成长、融合发展、报业经营等多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从2015年开始,在市委的支持下,达州日报的发行数稳定在10万余份,每年报款由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在市委主要领导的引导下,达州上下形成了“订党报是政治任务,读党报是政治修养”的良好风气。“党员读报,财政买单”在达州已成为一项制度安排,每年不等党报发行会召开,各区县的报款就会主动打到报社的账户上。稳定的党报发行收入成了当前报社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的“定海神针”。
达州日报社从创刊以来就一直蜗居在达州老城不到10亩的小院里,窄小的空间制约了报业的发展。2017年,市委主要领导经过调研,决心将报社西迁到马踏洞新区。经过多方论证、选址,目前市委已划拨50亩土地,完全由财政投资,建设5万多平方米的达州传媒中心。2年后,随着新址的搬迁,达州日报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围绕达州日报社旗下“515艺术创窟”文创项目,达州市财政给予5年的财政贴息支持;投资1.2亿元新修一条道路通到文创园区大门口;投资6000万元,新修一座污水处理厂,专门治理流经文创园区的一条小河。此外,达州市委非常重视达州日报社的干部队伍建设,2019年从市人才储备编制库挤了3个名额,解决报社优秀合同制员工的身份,为报社储备年轻的后备干部。2020年,报社成长了3名县处级干部,其中2名在市级其他重要部门任职,1名在报社任副社长。这在报社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市委对报社的这些关心、支持,激发了达州报人干事创业的激情,让广大员工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奔头。
(二)自己不能唱衰自己,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介质的改革、阅读方式的转变,传统纸媒日渐式微,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事物的发展总有其辨证的一面,身为传统媒体的一员,我们不能紧随社会的唱衰论调,不能自乱阵脚。我们要看到传统纸媒独特的传播方式和阅读魅力,要看到依然庞大的读者群。当前,纸媒的受众主要是中老年人和机关干部,相比“80后”“90后”“00后”年轻人,这个群体依然是社会消费的一大主体。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达州日报社与许多同行一样,有过悲摧的断崖式下滑,有过揪心的人心浮动。到2016年底,达州日报社的广告营收严重下滑到1200多万元,年轻员工纷纷出走,报社上下漫溢着极端悲观的情绪。
达州日报社新一届党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分析,报社党委认为要稳住阵脚,首先要解决员工的自信心问题。为此,报社党委发出“思想大解放·责任大担当·报业大发展——我为报社发展献计献策”的号召,要求每个板块、每个科室、每个党支部组织大讨论,要求每个领导、每个员工上台演讲。历时3个月的大讨论,达州日报社广大干部员工经历了集中的思想大洗礼,凝聚了共识,提振了士气,找回了信心。
(三)当好社会活动家,积极建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地市级党报是党的机关报,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也具有很强的市场主体属性。报社不具有任何行政审批职能,要生存要发展,除了上级党委的支持外,还需要商家的信任,需要各区县和其他市级部门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友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达州日报社提出,每个记者都是社会活动家,要广交朋友,要求每名领导干部和编委对口联系一个区县和多个市级部门,定期拜访相关负责人,收集宣传诉求,个性化制定宣传方案,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满意度。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赢得了社会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在达州,只要是报社开展的活动,只要不突破政策的红线,各区县都会踊跃参与,各部门都会尽可能地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二、苦练内功,强力推进改革,提高办报质量,推进媒体融合
(一)认真推行“采、编、播、管改革”的落地落实落细,让体制外员工成为报业发展的新主体
达州日报社现有各种形式员工350人,在编员工130人,体制外员工占比60%,采编、经营一线的许多骨干都是体制外员工。由于历史的原因,体制内员工干与不干、干多干少,都拿着优渥的薪酬,而体制外员工不管多么优秀、多么敬业,其薪酬都远远低于体制内员工。这种局面造成了优秀的体制外员工纷纷出走,他们看不到公平,更看不到希望,对报社没有归属感,没有认同感。
2017年,达州日报社党委冲破重重阻力,强力推行机构、人事和薪酬这3项内部改革。在薪酬制度的设计上,完全打破体制内外的界线,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科学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贡献分配。在采编系统,每個月都有特别优秀的记者收入高于总编辑;在经营系统,每个月都有特别敬业的广告营收人员收入高于社长。
在政治上,达州日报社创新党的建设,特别注重在优秀的体制外员工中发展新党员,给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2017年以来,通过优化调整,体制外员工担任中层干部的有25人,在全社的中层干部中占比达到了50%。同时,每年拿出数目不等的编制数,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逐步解决年轻的优秀体制外员工的编制,为他们今后在政治上的进一步成长搭好第一步台阶。
同工同酬,“采、编、播、管改革”的落地落实落细,让达州日报社体制外员工找到了归属感,增强了认同感,也提高了他们对党的新闻事业、对报社的忠诚度。好的制度是最好的留人方法,近几年,达州日报社再也没有人才流失,还吸引了相邻地区、相邻单位的人才和优秀大学生到报社就业。
(二)在媒体融合道路上,传统主流媒体要有大作为
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时代浪潮中,传统主流媒体要有时代担当,大融合则大发展,小融合则不发展,不融合则只有被时代、被受众、被市场抛弃。上海的澎湃新闻、成都的封面新闻、重庆的上游新闻,给我们作出了业界的榜样,也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尽管生存压力大,达州日报社近年仍咬着牙关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全力推动媒体融合,构建起了“两报(达州日报、达州晚报)”“两网(达州日报网、秦巴网)”“两微(日报微信、晚报微信)”“两端(掌上达州、云达州)”的现代立体媒体格局,拥有专业的无人机飞行大队,拥有自己的演播室,拥有专业的视频摄制团队。“两报”的期发数达到13万份,“两网”日浏览量达到70万人次,“两微”的粉丝稳定在近50万人,“两端”的有效下载量达到12万次。同时,我们入驻国内新媒体各大平台,成为全国各大媒体传播达州新闻的最大内容提供商。
传统纸媒的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报纸+新媒体”,更重要的是媒体理念和组织的重构。在这条道路上,会在主观、客观上遭遇纸媒从业者观念和技术上的阻碍。达州日报社一是加大转型理念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二是从绩效评价体系着手,加大新闻稿件传播指数的考评权重。
经过几年的艰难努力,达州日报社基本完成了媒体融合的布局,成功应对了海量的自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的挑战。近几年,达州没有发生过大的舆情危机公关事件,即便发生自然灾害和较大的公共安全事故,也没有“网上谣言满天飞”,这与达州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全媒体权威发声有密切关系。
(三)提高办报质量和发行质量,稳住传统的读者群
在媒体转型时代,受众有了更多信息获取路径的选择,但仍有相当大一部分读者喜欢传统的阅读方式。这对我们的办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达州日报社紧紧抓住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把信息快速传播的任务交给“两网”“两微”“两端”,把深阅读的任务留给“两报”。近年来,达州日报社深化“走转改”,从时间上、篇数上下任务,要求编委带头下基层,写“新闻背后的新闻”,写“人物背后的人物”。扩大副刊版面,大办“大副刊”,提出“大家来办报”的理念,把那些深受大众喜欢的“网络写手”和熟稔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的“老达州”请到报纸上来,给他们开辟个人专栏。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巩固了老读者,也吸引了年轻的新读者。
达州是典型的山区,幅员广,乡镇众多,报纸投递质量是个老大难问题,看“坨坨报”、看“周周报”的现象比较突出,广大读者反映强烈。针对这个问题,达州日报社党委提出将2017年作为“党报投递质量提升年”,将2018年作为“党报投递质量巩固年”,要求每名党委委员挂包一个区县,每个区县至少走5条投递线路,查找问题,并同邮政公司一道商讨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连续两年的努力,报纸投递质量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得到了传统阅读者的认可。在这个工作上,我们的体会是,不管读者喜不喜欢,读者订购的产品必须按时送上门。
(四)推行“立体营销”理念,从做宣传转为做服务,传统纸媒依然有着强劲的营收能力
2001年到2011年,是传统纸媒广告营收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商家抱着钱排着队来要广告版面,纸媒人风光十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仅仅十年,纸媒就风光不再。其实,冷静思考,那“黄金十年”刚好处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新的媒体介质还没有发展起来,传统媒体包括纸媒成了众多商家的不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黄金十年”不是传统纸媒有那么优秀,而是中国经济有那么优秀。从2011年开始,传统纸媒的下滑也契合了宏观经济的下行,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发展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纸媒不是不再优秀,而是需要转型,需要与转型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同频共振。
面对广告的断崖式下滑,面对员工队伍的低迷,达州日报社提出了“打一场广告下滑阻击战”的号召。通过艰辛努力,达州日报社广告营收阻止了继续下滑的势头,2017年逆势回升了27%,2018年逆势回升了28%,2019年逆势回升了5%。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广告营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下半年通过几个大活动,我们完全有信心稳在去年的广告营收水平上。
经过连续几年的“广告营收下滑阻击战”,我们深深体会到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时代,广告营收的理念和手段也必须转型。一是从单纯的“你给钱我给你版面”转变为主动为商家进行立体策划;二是从传统的宣传转变为综合服务;三是延伸党报机关的政治优势,对接行政资源,发展会展经济。
三、未雨绸缪,着眼长远,布局报业的多元化发展
当下,许多地市级党报都在谋求从公益二类转为公益一类,希望得到财政的全面保障,或谋求党报发行数量和单价的上升,希望在发行收入上谋求报社的健康运行。
这些想法都没错,这也是党报应该得到的基本保障。但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传统阅读群体的逐渐消退、媒体介质革命的进一步升华,上述这两项保障在未来都存在不可知的变数。
为了应对这些可能的变数,增强报业抗风险的能力,达州日报社近年做了一些探索,力求报业发展多元化。
(一)积极引进年轻人才,完善人才结构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达州日报社是一个拥有70年历史的老新闻单位,既面临人浮于事的生存压力,又面临无人干事的发展压力。体制内员工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学科背景单一,很难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和报业转型的要求。
从2017年开始,达州日报社党委把人才工作放在第一位,制定了一个“五年引才计划”,即每年从高校和社会引进10名应届和往届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年龄控制在28周岁以下,专业涵盖文史哲类、计算机、新媒体技术、财经类、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我们主张结合报社的工作实际进行自主招聘,并给出较为优渥的待遇。这个引才计划刚出笼时,许多老员工并不是很赞成,他们认为报社本身就人太多了,再招50个人,今后每年的用工成本至少增加500多万元,担心报社能否良性运行。
连续4年的引才行动,共引进了40名优秀大学生,有硕士研究生,有双学士,有国外回来的留学生。他们的到来,使报社采编和经营一线员工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都得到了科学的优化调整。报社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新奇的经营点子,都得益于这群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的健康成长将是达州日报社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应对市场变化,布局新的产业,为报业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为应对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着力布局新的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也是传统媒体需要努力的方向[2]。与其他兄弟报社一样,达州日报社的传统报业经营主要有发行、广告、印务三大板块,这三大板块目前仍然是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都市纸媒的萎缩,印务收入也随之萎缩。广告营收这两年虽然在逆势增长,但我们非常清楚传统的广告营收下滑是大势所趋,是势所必然。要想维持报社的正常运转,要想报业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布局新的产业。在这方面,达州日报社根据达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结合报社的自身实力,对报业的经营思路和格局作了一些调整。
一是深化改革,完成了事改企。按照中央的改革精神,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广告、发行、印刷的事改企工作,创立了子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鲲鹏物流有限公司、青鸟印务有限公司,并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运行制度。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党报机关在当地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是其他媒体和同类企业无法相提并论的。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资源。近年来,达州日报社围绕读者服务,延伸产业链条,成立了报业旅行社和巴山万家电商公司。旅行社的主打产品是为小记者的研学服务以及为各单位职工春秋游、党员户外活动服务,电商公司的主打产品是为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线上营销和单位职工的工会福利服务。目前,这两家公司在践行报社党委“立体营销”理念方面行稳致远,成为达州市服务于中小学生、工会会员的主力军。
三是主动作为,将报业的转型发展融入当地文化事业建设中。达州市委非常注重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提出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达州日报社党委一班人统一思想,认为报社是当地当仁不让的文化领军企业,理应在“全国巴文化高地”建设中出一份力,作一份贡献。
在这个背景下,“515艺术创窟”应时而生。面积100余亩的“515艺术创窟”地处达州城郊,20世纪60年代为川东北地区最大炸药仓库,90年代划拨给达州日报社作为新闻文化培训阵地,后来长期荒废。2017年,达州日报社党委一班人经过多方论证、考察,决心将此地建设为一个以现当代绘画艺术为主体的文化创意园区。市委领导非常支持报社的构想,将其作为达州市的重要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并上报为省文化厅的重要文化产业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核心园区初具规模,并在今年1月10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园仪式,120多位中外艺术名家参加了开园展,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决定将“地方?国际”专题论坛永久落户园区。开园后,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此外,报社成立了尔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运营艺术园区,目前有120多位省内外知名艺术家与尔雅公司签订入住协议。园区内布局有4个美术馆、若干画家工作室和酒店。依托这个阵地,酒店餐饮业、会务会展、拓展培训将会成为达州日报社一个重要的經济增长极。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传统媒体踏入转型发展之路已是时代所趋,地方党报的融合探索任重而道远。只有顺势而为,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着力融合创新,才能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赢得更多受众。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 伍晶晶.融媒体时代地市级党报的发展困境及转型策略[J].科技传播,2019,11(18):74-76.
[2] 潘骏晖.融合转型:媒体融合时代下传统报业多元化经营新方向[J].中国出版,2019(03):5-8.
作者简介:何南观(1968—),男,四川达州人,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管理、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