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0-09-10俞丽君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2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

摘要: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不仅是解决疫情期间的重要教学方式,也将在今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线上教学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以及考核环节的变革等问题将成为今后思政课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

新冠疫情期间,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面对学生、教师两大群体无法正确返校的实际情况,线上教学开展十分必要。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下,各高校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高校陆续复学复课之际,线上教学的特殊作用决定其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不可能完全消失,不少高校也在探索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如何构建合理的在线教学模式成为今后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正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

线上教学的普遍展开使原有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被暂时搁置,思政课教师转而利用各类教学平台,诸如超星、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直播等形式,展开日常教学活动,这是高校思政课在疫情期间教学之“形”和教学之“术”的变化。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巨变,使得思政课教学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时时可学、事事可学、人人可学,成为可能。面对这一变化,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网络教学方式。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情况下,腾讯课堂和QQ直播都各有优势;而学生分享的环节,腾讯会议的优势则更明显,屏幕分享,随时发言等功能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能较为有效的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网络平台或某一种教学手段,应充分利用各平台的特点,将信息技术手段的效应最大化。

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抓住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实效,完成育人功能的目标是不变的,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不能变。因此,高校要坚守“不变”又要顺应“变”,聚焦课堂、关注学生,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同效,确保教师安心从教,学生居家安心学习。2020年对于思政课教学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种不平凡不仅在于教学方式上,还在于时代赋予了课程最生动的素材。2020年全国大学生同上一次思政课,来自不同高校的老师紧密结合实际,分享了精彩的课程内容,从哲学角度了解科技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历史角度介绍中国处理疫情时的经验,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高度赞扬了90后、00后的责任和担当,课程在广大师生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线上教学为思政课教学拓展了更多的空间,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2.1理论教学做到内容优化

理论教学环节需要完成从线下内容到线上内容的转换,实现内容优化。线上教不是简单的把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照搬至网络教学平台,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意味着教学内容的转换和整合。以全国大学生同上一次思政课为例,授课教师将抗击新冠疫情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素材,找到其与课程的结合点,深入挖掘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等元素,及时加入线上教学,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展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深厚情怀。可以说疫情给思政课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思政课提供了最鲜活生动和最具说服力的素材。

线上教学内容弥补传统课堂师生互动的局限性,线下教学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授课对象人数等限制,互动的频率是有限的。网络教学则提供了线上、群内讨论,点人回答,随堂线上测试等更为丰富的形式,使学生有了更多更强的参与感。特别是那些平时较为内向的同学,在课堂展示环节只能承担资料搜集、ppt制作等幕后工作,而他们则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形式极大提升教学实效,增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认同感。针对这些变化,思政课在线上教学中需要做到及时调整,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授课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在教学内容的阐释和讲解上下功夫,找到符合线上教学的最优解。

2.2實践教学注重形式多样

传统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内课堂为,校园内校园外等多种形式,线上实践教学有可能面临无法走出家门的困境,这是2020年思政课堂的又一个挑战。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如何探索更丰富的手段和形式理解知识点是思政课教师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各高校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及时调整现有实践教学形式,比如深入开展“最美笔记”、“思维导图”、“文献阅读”等活动,也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浏览相关资源。疫情期间,各大博物馆、艺术馆陆续开启云看展,云直播,线下展厅、文物等都被搬到了屏幕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还入驻了电商平台,开启了直播。“云看展”最大的方便之处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观众可以随时观看,使得疫情期间无法走出家门的师生可以足不出户在线观看优秀的文化资源,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补充。

3.考核环节的配套改革

线上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政课的考试改革应该如影随形,做到与时俱进。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教学,应注重和回归考试的本质。

平时成绩占比可以适当调整,将部分考核环节前移,在线上教学中注重过程考核,比如直播课时学生表现,群讨论发言及相关作业提交情况。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平时测验及线上答题等模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理安排线上线下的习惯。理论考试的部分,已开展试题库线上考试的高校需要进一步优化题库。尚未开展过线上考核的高校应抓住这次机会,尽快建立试题库,推动思政课考试改革。针对线上考核的新问题,如无法现场集中等问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的合理利用,限制考试时间,适当增加考试题目数量,加强学生个人信息上传与核验等工作,督促学生复习、掌握所学知识,达到考核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义浩.准确把握在线教学的“变”与“不变”[J].中国教育报2020,3.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线上教学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校园新闻网2020-04-21.

作者简介:

俞丽君(1979-),女,江苏宿迁人。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