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苏轼人格魅力 铸逆境坚韧精神

2020-09-10梁淑仪罗印球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州苏东坡苏轼

梁淑仪 罗印球

书册档案

推荐版本

作者:林语堂(1895—1976)

翻译:张振玉

教学总目标

1.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阅读方法,完成《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经验

2.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梳理整合苏轼的重要经历事件,通过若干活动,引导学生把握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探讨其形成原因,探讨传主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并进一步尝试个性化的深度阅读,生成语文运用能力

3.将苏轼生平与诗文创作联系,重点研读黄州时期的代表诗文,挖掘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精神及对今天的启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思考

4.以《苏东坡传》为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和技法,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实施过程

第一课段:激发兴趣阅读全书

课段目标

1、开展导读课,引发阅读期待

2、运用批注的阅读方法,整体第一次阅读《苏东坡传》,了解传主一生经历的重要时间节点、事件、思想变化、与之相对应的诗文作品,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3、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拉近学生与苏轼的距离

活动一、导读课

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林语堂及写作风格与成就

2把握《苏东坡传》的阅读关键价值,引发阅读期待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介绍林语堂及推荐《苏东坡传》理由(投影)

二、将综艺节目转化为学习资源。播放《百家讲坛》:人见人爱苏东坡

任务1:

1、思考并发言:视频引起你对《苏东坡传》怎样的感受?

2、为年级即将开展的《苏东坡传》读书活动设计宣传海报,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读书活动。年级将选出最合适进行张贴。

活动二第一轮整本书阅读

任务2

读书。边读边批注,完成每章的阅读过程记录案。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阅读疑问,利用阅读课讨论答疑。

任务3

实践活动:制作短视频或美篇——探寻苏东坡的广州足迹(利用地理优势,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真切的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

任务4

阅读《苏东坡传》,观看央视人文历史纪录片——苏轼

第二課段:再读全书,整合内容

课段目标

1、学习并运用批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2、学习并运用思维导图梳理重要章节事件

3、把握并品味苏轼丰富的人格魅力,并探讨形成原因

4、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三

广州电视台准备策划“魅力苏轼”的专题片2集,用思维导图呈现文案内容设计

任务5

带着每一卷的阅读思考题,第二次读书

阅读思考题

卷一:从苏轼的生命成长中,分析一个人成人成才的良性因素。(思维导图)

卷二:从卷二中归纳苏轼生命状态所具有的特质,并简单举例。(文字或画图)

卷三和卷四:

1、整合流放行经路线、具体遭遇、如何调整心态、形成怎样的人生态度。(用A4或大活页整理好)

2、面对坎坷,苏东坡是怎样实现自我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写一篇600字的感受)

任务6

1拓展阅读:(教师印发)

2、观看视频:名人大讲坛:致敬苏轼的十个关键词

任务7

策划“魅力苏轼”的专题片2集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两个组内认为最能表现苏轼魅力的关键词,

2依据《苏东坡传》文本,通过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梳理出与关键词相对应的事例、诗词句子,并尝试探讨形成原因。制作PPT,各小组代表在汇报课中汇报讲解

第三课段重点研读收获启示

课段目标

1、研读黄州时期《卜算子》《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定风波》《记承天寺夜游》,品味词作的艺术内涵和把握情感

2、感受并学习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精神,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3、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思考

活动四

任务8

积累出自苏轼诗词中的成语。包括:成语解释出自何篇何句

任务9

研读黄州时期作品

读写任务

1、阅读上面作品,它们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是所作,联系《苏东坡传》14—17章内容,判断它们创作的先后,并说明理由。

2、叶嘉莹说“认识苏东坡不要只看他浅显的豪放的词,你要看他天风海涛之曲与幽咽怨断之音两种风格相糅合的作品。这才是他真正最高成就的境界”,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进行赏析。

3、前后《赤壁赋》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原因。

4、如果你有朋友遇到突变挫折,一蹶不振,你如何借用《定风波》的内容与哲理来安慰他?

5、《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解释为“有名无实,清闲的”,有人解释为“闲情雅致”,还有人解释为被贬“闲人”的自慰自解,还有……你的解释呢?结合苏轼的人格特征谈谈你的看法。

猜你喜欢

黄州苏东坡苏轼
杨优秀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