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历史高考备考复习的反思

2020-09-10吕建立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考纲基础知识答题

吕建立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高考圆了许多学生的大学梦,也使千千万万个父母对儿女殷切希望的内心得到了慰藉。看到学生们欣喜愉悦的表情,我也感到了无比幸福。在为学生而感到欣慰之余,我也开始反思高三备考复习过程,以便來年更高效地进行备考复习。结合高三备考复习过程,我认为在备考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了解考纲,明确考试方向

考纲是高考的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在考纲中都有明确要求和说明。因此研究考纲,明确考试要求就会在备考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教师明确考纲并合理组织教学,可以避免在复习中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备考中我研究了考试纲和考试说明,并根据考纲和考试说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大胆取舍。考纲中取消的考试内容,在复习时不做过多说明。对考纲中提到但教材中讲解较简单的内容,我结合其他版本的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研究考纲,以考纲为导向使我的备考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第二、要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这在备考复习中至关重要。我是在高二接手本届学生的教学的,因此我对本届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甚了解。哪些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哪些学生主动性弱,哪些学生基础知识夯实,哪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这都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时,我首先就复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抽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然后让学生列出本章节中自己模糊的知识点以及学生想要知道的知识内容。根据学生列出的知识点,我进行归类,对学生反映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在复习时就重点讲解。同时在了解了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后,我制定了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跟踪。比如对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我就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提问,监督他们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对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及时与他们谈话,进行心理疏导。实践证明,掌握学情,备考复习才能做到高效。

第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

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基础知识仍然不能放松。没有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高考考点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文科的许多试题完全可以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迁移就可以解决,无需高深的能力。鉴于此,在复习时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和历史方法必须得到切实的落实和掌握。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复习内容延伸和加深要适度,注重夯实基础,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讲练中突出重点,狠抓错题关,提倡“小题大做”。我在复习中常引导学生进行单元知识要点梳理,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构建起自己的历史知识框架。

第四、要狠抓落实

落实就是狠抓学生对内容理解和有效记忆。许多内容,老师讲了很多遍,但学生考试答不上,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教学常流于形式,内容是讲了,学生也听了,但就是没有落实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复习时要很抓落实,要让学生对考纲中规定的知识点必须做到理解和有效记忆。怎样落实呢?除了学生间相互提问以及平时引导学生自我检测外,我曾尝试过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这种方法很有效,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全体学生的考查。而且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记忆不清的知识点,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此外学生写的过程中也对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形成自己的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备考复习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通过五大素养的培养,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高考命题也常围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而设置。因此,在备考复习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复习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五大核心素养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研读教材,通过研究学习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在复习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时,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六、加强训练和方法指导

能力是练出来的,学生演练的多了,解题能力自然就有了。在演练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方法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最令他们头痛的是材料解析题。我引导学生在做材料题时要做到:一定时空,看材料中人物、时间等,把握材料的时空。二审,找材料中的关键词,联系史实,概括有效信息。三思,看问题和材料,联系史实,提炼材料观点。四答,要求答案序号化、段落化、条理化。书写工整美观。表述要用学科术语,规范表述。学生只要把握做题的方法并经常演练,解题能力提升是很快的。

第七、规范答题

许多学生答题很乱,不讲究答题格式和书写,这直接影响到了老师的阅卷和答分给定。高考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察。在平时我们要注意学生答卷的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和书写习惯。在平时的测试中,对学生的答卷书写状况划定等级,按照等级给分。通过试卷书写赋分,使学生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逐渐引导学生重视书写。

第八、学会欣赏和激励学生

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存在着巨大潜力,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激发它。对学生来说,高考备考复习是十分枯燥的。欣赏学生会使学生得到心灵的满足和情感的慰藉,会使他们对备考复习充满信心。在学生的眼中,老师是神圣的,能得到老师的欣赏和认可乃是人生一大幸事。或许我们不经意间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怀的话语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成长。通过反思教学,你会发现你的教学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猜你喜欢

考纲基础知识答题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