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立意下的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研究

2020-09-10林书文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三地理微专题二轮复习

林书文

摘 要: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以往都以大专题知识整合拓展延伸为主,这种复习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以微专题作为复习的方式已为最佳选择。本文以《桥》微专题为案例,探讨微专题制作、复习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在课堂落实与实践中的思考。

关键词:微专题;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一、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的背景

目前市面上各类教学辅导资料中大量的高三地理二轮专题仍以大专题复习为主,这种复习方式可以很好的整合知识,构建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但随着全国卷高考的变化,对要素、主题的深入纵向挖掘,以及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和高校选拔人才的实际需要,微专题式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顺应这种趋势油然而生。“微专题”复习创设新情境、追求新视角、契合了全国课标卷“小切口、深挖掘”的命题特点,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实效,落实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中的误区

使用微专题复习是近一两年兴起的高三复习课堂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有较大的差别。目前网络上现成的资料较少,配套的教辅少且良莠不齐。因此原有的备课资料如课件和教案等均需重新整理和制作,我校地理组结合校情集思广益,微专题复习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要素微专题复习,如设置了径流量微专题、植物根茎叶与环境微专题、鸟虫鱼熊话高考微专题、沙丘微专题、风微专题等;二是主题式微专题,如工程建设微专题,城市化微专题,农业覆盖技术微专题、工业布局变化微专题、河道演变与整治微专题、摈弃思维定势微专题等。

下面以一节《桥》微专题为例剖析常见的要素微专题复习中普遍的问题。

第一部分:微专题引入:【2019年厦门质检题】第一组题:2018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

第二部分:归纳整理:通过【2017年福建省质检】37题廊桥的综合题为例,让学生探讨①修桥地址(空间)的选择;②夏伐秋晾----修桥时间的选择;③木料,石料——修桥原料的选择;④桥上修廊屋的必要性。指导学生整理修桥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归纳思维导图,

第三部分:链接高考:由学生当堂完成:【2016全国卷Ⅲ】内格罗河河上很少有桥。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017全国Ⅱ卷】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第四部分:变式训练:【2019泉州质检】文莱投巨资建设淡布隆跨海大桥。简述该跨海大桥建成后对淡布隆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本节微专题较具有代表性,属于要素微专题的一类。主要隐藏着两个问题:一是本节课的结构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先构建模板,再套用模板去解决高考题和质检题中的问题。因此学生围绕这一模板来学习很轻松,课堂氛围也较活跃。但高考题为能力立意,试题情境需要学生即时学习,构建新思路,因此本节课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二是高考题通常围绕某一个主题深入挖掘,设问往往前后联系密切。本节微专题截取了多道高考题中和本微专题相契合的部分内容,却切断了试题原本的前后关联,打乱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造成了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因此本节微专题从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看,需要重新调整。

三、基于素养立意下的微专题复习实践与思考

鉴于目前微专题“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这种被动教学方式的问题,提高高三后期微专题复习效率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抓住本质,提高所做微专题层次

改变部分微专题同类问题、现象、题型堆砌的现状,上升到问题本质(地理原理、规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的层次。如《桥》的微专题,可以做如下调整:①链接高考:【2016全国卷Ⅲ】内格罗河河上很少有桥。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总结修桥所需要考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②通过【2017全国Ⅱ卷】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让学生讨论影响修桥的因素;③小组合作:总结整理建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示成果;④拓展延伸:由建橋上升为工程建设类的问题,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修改和完善新思路,逐步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原理解释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

2.创新思维,改变常规专题设置

全国卷命题中试题取材广泛、情境新颖的创新性题目增加,而这些材料和情境背后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正是二轮复习所必须要突破的。如《植物根茎叶与地理环境》微专题中设置叶对温度的适应、根茎叶对干旱的适应、植被对风、光照的适应等环节;《熊出没----鸟虫鱼熊话高考》微专题通过探究北极熊的生存繁殖条件、北极熊的迁徙、英熊末路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总结规律并上升到人地协调发展的认识高度。在高三微专题复习过程中,应对题目进行变式拓展,举一反三,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互助合作,加强学习制作培训

微专题复习能围绕考点深度挖掘其逻辑关系,有“以点带面”的效果,其重要性已得到广大高三教师的认可。但各校的微专题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有顶层的设计和指导,需要老师的互助合作。如各级各类教师进修学校可以把制作较好的微专题进行收集整理改进并推广,从而指导一线高三教师后期的复习和课件制作水平。另外,现在的网络学习资源较多,如众多的地理公众号中,《地理研学吧》、《湘说地理》等有常及时推送各地教师的微专题可供参考使用。

高三地理二轮采用微专题复习,提升二轮复习效果已成为共识,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仍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去坚持探索,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刘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策略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王玉龙.例谈区域探究在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6(18):44-45.

猜你喜欢

高三地理微专题二轮复习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之我见
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二轮生物复习探究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概念图教学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高三地理复习课翻转课堂有效模式的思考
高三地理复习课翻转课堂有效模式的思考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中的运用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