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中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

2020-09-10王智娟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命观念生物学教学策略

王智娟

摘 要:基于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生物学科中对于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之一。对于教师而言,需改进现有的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生命观念的形成要系统的进行梳理、引导,在课堂上去渗透生物的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概念探讨,对生命观念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生命观念。

关键词:生命观念;生物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慢慢实行,新课标规定生物这一门学科也作为高中生选修的一门重要科学。学生虽然对生物学的书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却有极少的同学能用生命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去解释分析生命现象。于是,大学生自杀、青少年吸毒等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在课堂上应积极、正面地在教学过程中去对生物学科中的生命观念的知识去普及、渗透,让学生对生命观念有正确的认识。本文主要解析生命观念,并通过一些教学策略去建构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一、何为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际证实后观点或想法,有助于去解释或者理解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是核心素养要素的四大要素中的其一[1]。生命观念包含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以及稳定与平衡观。教师在课堂上去帮助学生认识和梳理生物学中概念性知识,学生才能通过具体事务去学习理解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构建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

1.用生命观念进行线索教学

在教学设计中,若能用线索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组织连接,那么此课堂必会具有系统性和趣味性,教学目标也会更容易达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将生物学教学内容中应提炼出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知识点,由这个知识点延伸至整堂课的主题中,从而做到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生命观念。

例如,在学习生命的结构基础这一章节内容时,先让学生学习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以及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再学习同类结构的不同功能以及功能容易類比迁移。因此,此堂课的教学可采取“功能-组成-结构-特点-功能”线索来进行,让学生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观”雏形[2]。然后再运用“整体学习-部分学习-整体学习-例题分析”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习到生物系统的运转需要各部分间的协调合作,形成有机整体。最后,用某种生物或植物的几种内部结构来说明结构差异,从而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观”的生命观念去熟知为何会存在细胞多样性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2.用生活场景进行教学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联系社会生活。学生学习生物学,最终是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基础概念,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所遇的实际问题。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有一定抽象性,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举一个生活实例教学。

例如,今天晚上在食堂吃了红烧肉,而饲养场猪吃的是猪饲料,请学生以人作为终点拟出食物链,分析猪饲料、猪、人之间的能量的来源和去处。在这堂课中教师以食物链为例,分析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让生物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实际化,从而在促使学生物质与能量观的生命观念的形成。

3.用所学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

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研究并探究其规律的过程即为生物科学史。学生通过对生物科学史进行学习,可在理解科学的基础上掌握研究的方法,从而学习其中所表达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例如,学习生物学中生物进化论一课,教师运用多媒体将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13种地雀的过程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展示出,让学生观看后思考以下的问题:(1)何为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你是怎么理解的?(2)加拉帕戈斯群岛为何会存在多达13种类型的地雀?用以上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学生跟随教师思路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去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并通过地理隔离、大自然的选择、异地物种形成等多种概念去体会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的核心,从而在学习生物科学史的过程中,形成关于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念。

4.用亲身体验的实验学习进行教学

科学史实验、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是高中生物学学习的几类实验。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学习,能直观的学生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每一个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在掌握生物技能的同时建立相应的生命观念。

例如,在细胞呼吸一课中,做酵母菌呼吸方式这一实验。教师可提前预设教学过程,尽可能让实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随之呈现酵母的显微结构图,进一步感悟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然后搭建实验装置,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领悟科学的探究学习方法。实验时通过酒精识味、触摸试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物质与能量观。最终用工厂酿制酒的实例让学生探究其成功的乐观因素,初步感知学习稳态与平衡观的生命观念。

三、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教师在教授生物学时,要去挖掘在其背后的生命观念,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教学时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自身的生物学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闫白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J].生物学教学,2017,42(02):10-13.

[2]任晓米.例析高中生命科学教材涉及的生命观念及其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8,43(04):29-30.

猜你喜欢

生命观念生物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