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护理质量探析

2020-09-10郑遵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无痛胃镜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郑遵花

【摘要】目的:探析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实验组采用无痛胃镜检查,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于临床指标来说,实验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较对照组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针对不良反应而言,实验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0%,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于护理满意度来说,实验组为96.67%,对照组为85.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中,无痛胃镜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常规胃镜;无痛胃镜;护理干预;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胃镜检查在消化内科中应用十分普遍,但因为操作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导致患者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不适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咳嗽、血压升高等,使得部分患者无法坚持而放弃[1]。随着胃镜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无痛胃镜应运而生,主要就是通过镇静剂的使用,使患者处在睡眠状态,结束检查后即可清醒,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辅助,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基于此,本文选取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女27例,男33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为(40.65±4.21)岁。实验组患者中,女28例,男32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为(41.01±4.13)岁。对于一般资料来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檢查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即在检查前10min,指导患者服用10mL利多卡因胶浆(浓度为2%),当患者咽部出现麻木感之后,置入胃镜展开检查。

实验组采用无痛胃镜检查,即经鼻导入吸管,建立静脉通道,推注0.1mg芬太尼,之后缓慢注入1~2mg丙泊酚,在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停止用药,置入胃镜展开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时刻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变化,结合实际情况,追加丙泊酚。

1.2.2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即(1)在检查之前,叮嘱患者禁食6h,取下身体佩戴物件与义齿,并向患者说明检查时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详细说明检查过程,提高患者认知,从而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2)协助医师检查各种检查设备,如负压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等,确保各种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在检查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以此及时调整用药情况。(3)完成检查后,将患者移到观察室,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在无异常情况后,由家属陪同离开。此外,叮嘱患者检查后2h内不可进食饮水,当天主要食用半流质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不良反应(恶心、躁动、流涎、呛咳)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调查表评定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十分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为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向软件SPSS 20.0中输入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用百分数表示,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对于临床指标来说,实验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较对照组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针对不良反应而言,实验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于护理满意度来说,实验组为96.67%,对照组为85.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内科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等部位予以清晰观察,诊断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非常高。在胃镜检查中,主要包括常规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对于常规胃镜检查来说,主要就是经口置入胃镜进行检查,导致患者易出现恶心、躁动等不良反应,使得部分患者无法坚持完成检查[3]。

目前,随着胃镜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痛胃镜作为一种新型检查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主要就是利用药物让患者处在睡眠状态,以此达到无痛检查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等特点,受到了医师与患者的高度认可与青睐[4-5]。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使得患者能够坚持完成检查,同时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此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次研究结果与有关报道[6-7]十分相似,由此可以说明,相较于常规胃镜检查而言,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更好,加之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胃镜检查中,无痛胃镜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亚锋. 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护理质量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6): 734-735.

[2] 刘乃真, 谢文吉.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无痛胃镜中的护理干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8): 83-85.

[3] 李焱, 萧间喜.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36): 249-252.

[4] 张燕顺, 谭经福, 黄海辉. 综合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 48(6): 254-255.

[5] 成洁.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20, 33(1): 189-191.

[6] 杨慧珍. 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12(2): 74-74.

[7] 魏豪娜, 李青莲. 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22): 85-88.

猜你喜欢

无痛胃镜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