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药物胸腔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40例
2020-09-10郝利平
郝利平
【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药物通过胸腔注药的方式对癌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0例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分别应用榄香烯(13例)、卡铂(15例)、顺铂(12例)等不同的胸腔内灌注方式进行治疗,并以三种药物对各个组别进行命名,对所有患者治疗的效果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榄香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8例),卡铂组为60.00%(9例),顺铂组为58.33%(7例),三组之间进行比较,P>0.05;三组患者血性胸水和非血性胸水之间进行比较,治疗以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缓解和改善,但相互之间也无差异,P>0.05;对三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榄香烯组占38.46%(5例),卡铂组占40.00%(6例),顺铂组占41.67%(5例),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通过榄香烯、卡铂、顺铂三种药物进行胸腔灌注治疗疗效相当,患者的临床耐受良好,可以在临床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相关的药物。
【关键词】卡铂;顺铂;榄香烯;胸腔灌注;癌性胸腔积液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02
癌性胸腔积液是因恶性肿瘤而导致患者的临床上产生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发病之后会存在心肺活动受限的情况,通常是胸水机械性的限制心肺活动,这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胸腔或肺部感染,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各项严重表现,甚至对患者的肺循环产生障碍。发病的患者一般都存在较差的生活质量,很容易使患者激发心肺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患者死亡[1]。所以有效的对患者的癌性胸腔积液进行控制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并提升其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措施。当前临床对癌性胸腔积液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是为患者进行胸膜腔内药物注射,我院在用药的过程中常对患者使用榄香烯、卡铂和顺铂三种药物,所以通过此三类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分析对患者进行胸腔注射治疗的效果,详情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0例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胸腔灌注药物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榄香烯组(13例),卡铂组(15例),顺铂组(12例)。榄香烯组当中男女比例为8: 5,卡铂组当中男女比例为9: 6,顺铂组当中男女比例为7: 5;榄香烯组患者年龄区间为24~74岁,年龄平均为(52.64±15.08)岁,卡铂组患者年龄区间为25~78岁,年龄平均(53.48±14.61)岁,顺铂组患者年龄区间为24~77岁,年龄平均(53.82±14.82)岁;本文40例患者当中存在血性胸水25例,其中榄香烯组8例,卡铂组9例,顺铂组8例,非血性胸水15例,其中榄香烯组5例,卡铂组6例,顺铂组4例;榄香烯组血性胸水为560~2015mL,平均(1415.16±215.82)mL,非血性胸水516~1840mL,平均(1352.65±184.31)mL,卡铂组血性胸水为548~2023mL,平均(1432.82±221.62)mL,非血性胸水503~1934mL,平均(1403.52±176.52)mL,顺铂组血性胸水为557~2011mL,平均(1418.32±220.31)mL,非血性胸水515~1897mL,平均(1361.82±176.08)mL。所有入组研究对象经过诊断均得以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批准,综合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验证,得出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应用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之后为患者进行胸腔积液的引流,但应该在引流的过程中保证患者每天的引流量不能超过1000mL,以防止患者因为引流过快而出现相关的机体反应。当患者胸腔引流的胸水量每日不足150mL/d以后,则可以为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分别对三组患者灌注相对应的药物。榄香烯组选择榄香烯乳0.3g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250mL中进行稀释,而卡铂组则需要选择卡铂0.4g加入到5%的葡萄糖溶液250mL当中进行稀释,顺铂组选择顺铂60mg加入到0.9%的氯化钠溶液250mL当中进行稀释,所有患者胸腔均灌注稀释液。对所有患者每隔2周进行1次灌注,进行2次治疗作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以后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和评估。
1.3观察指标 (1)统计所有患者经不同治疗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效(NC)三个等级。①如果患者治疗以后胸水完全消失,并持续时间超过4周,说明患者CR;②如果治疗以后患者持续4周以上胸水减少超过50%,则为PR;③如果患者不能达到上述标准,则为NC[2]。注:治疗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2)统计所有患者治疗以后的血性胸水量和非血性胸水量。(3)对所有研究对象用药之后的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反应等。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最新版统计学软件IBM SPSS26.0对文中数据进行统计学验证和分析。本文数据所涉及的样本率、构成比均进行非参数验证,通过卡方值(c2)检验,其表达通过自然数、百分比(n、%)进行;所有数据的单总体或双总体均以t检验(Student’s test)实施,同时通过均数±标准差(_x±s)的方式表示;所有数据涉及的配对资料、等级资料等进行秩和檢验和Ridit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予以计算Z值,通过计算P值对上述数据值的最终结果予以表达,并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无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榄香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8例),卡铂组为60.00%(9例),顺铂组为58.33%(7例),三组之间进行比较,卡方=0.0267,P=0.9867>0.05;三组患者血性胸水和非血性胸水之间进行比较,治疗以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缓解和改善,但相互之间也无差异,P>0.05;对三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榄香烯组占38.46%(5例),卡铂组占40.00%(6例),顺铂组占41.67%(5例),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卡方=0.0267,P=0.9867>0.05。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血性胸水和非血性胸水量比较详见表1。
3 讨论
顺铂、卡铂在临床上属于第1代和第2代铂类抗肿瘤药物,这两种药物都能够对增值细胞DNA产生作用,促进患者靶细胞的DNA链出现断裂,这样就能够破坏DNA的相关组织,进而控制腫瘤的生长,高浓度的顺铂可有效的抑制RNA、蛋白质合成。榄香烯则是在中药莪术当中提炼出来的一种以β-懒相吸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抗肿瘤药物,事实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可有效的控制患者肿瘤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对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做到对方这种,同时也能够促进对肿瘤细胞的遏制和杀灭作用,这种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提升患者机体的免疫力。
将三种药物注入到患者的胸膜腔当中都能够直接的对胸膜上的肿瘤细胞杀死,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对改善患者局部的对改善患者局部的,同时也有效的使患者的胸水渗出减少,提升了吸收增加的效率,可以促进患者胸膜非特异性炎症的改善,改善患者的胸膜粘连表现,还能充分对患者胸水生成空间产生压缩的效果,综合性达到了对癌性胸腔积液进行治疗的目的。
通过本文的回顾性分析和调查能够看出,对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顺铂、卡铂、榄香烯等相关的治疗手段治疗其所发挥的效果大致相当,而且产生的不良反应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所以均能够提供在临床上使用。黄希等[3]在相关研究中所得结果与本文的结果也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可以进行相互的论证。
综上所述,临床对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通过榄香烯、卡铂、顺铂三种药物进行胸腔灌注治疗疗效相当,患者的临床耐受良好,可以在临床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相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志新, 夏玉红, 宋振凤. 三种不同药物胸腔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38例[J]. 中国实用医刊, 2008, 35(18): 85-86.
[2] 王建红, 陈冬梅. 不同药物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J].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1, 14(04): 270-271.
[3] 黄希, 余国芳, 邓力. 三种药物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24):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