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支部助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践行探索

2020-09-10张冕高晓楠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党支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张冕 高晓楠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通过基层党支部助力,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践行“课程思政”。通过在教学中挖掘的思政元素,从而把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内涵与精髓,使学生在专业素质提升与职业素养成长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党支部;大学英语

一、现状及重大意义

“课程思政”目前虽然是高校中的热词,不过目前各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情况是很多专业课教师缺少政治敏锐性,把精力全部放在自己的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上,没有把课程思政建设融入日常教学中,成果不显著;又或者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挖掘的思政元素不能很好的把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内涵与精髓,在学生专业素质提升与职业素养成长过程中,未能帮助学生提高能力与素质。在融合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过程中,不能实现有机融合。因此“课程思政”的研究与践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贯是以思政课程为主,但是由于课程数量有限,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学生在被问到未来的人生目标、职业规划时,一部分学生说从未考虑过或不清楚;一部分学生将高薪酬作为择业的第一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更有少部分同学将不劳而获视为人生最大的成功。这些都说明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需要更加积极地引导。

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基于此,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党支部在助推支部党员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引导英语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日常教学中提炼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育人点,以语言优势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在“潤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党支部要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有关高校党支部重点任务的明确规定,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自觉承担政治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组织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到支部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外语第二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自觉承担起通过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深刻体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党支部要举办专题研讨会,通过学习、交流、研讨,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课程层面解析大学教育使命、愿景和传递的价值观标准,努力使全体教师树立起“课程思政”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体系。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践行

大学英语课程中包含着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环保理念、爱国情怀等隐形思政教育内容。支部要引导党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潜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自然渗透的方式,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目标规划

开展模块化思政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经济、科技、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史校情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自信”,提高政治觉悟,爱校荣校,提升道德品质和综合文化素养,并逐渐形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特色,即用英语传递中国声音、讲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教学设计

课前,设置“中国时刻”环节,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讲解和党员主题相关的中国传统德育故事或者时事政治。把故事中隐含的德育思想挖掘出来并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能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

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新闻听力部分,在听力课堂融入中国时政新闻英文版,开展读报活动,可选用China Daily(中国日报),作为主要素材,既锻炼了学生的新闻听力及阅读能力,又同时开展了思政教育。

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汉译英部分,在课堂中除教会学生相关的句法、语法、词法等,也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对原文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当今大学生对于英美文化侃侃而谈,对于西方饮食、影视文化如数家珍,但是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不懂如何用英语表达。

3)实施

支部在组织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将注重支部书记率先垂范、注重与教研室配合、注重充分发挥党员和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品牌,并最终实现大面积覆盖,全面铺开。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研讨、交流;向学生发放问卷,倾听学生的声音;逐步积累思政素材库,最终形成体系化、可延续、可复制的开放式“课程思政”教育成果。

4)评估

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估,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考核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评估等方式,在过程评价中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德、能、勤、绩”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将学生在思政模块中表现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着重考量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和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机融合。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过程中,要引入新型学习模式,即“线下+线上+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以对应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内容。教师利用网络社交媒体,每周推送思政教育内容,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进行线上课外自主学习,线下进行总结复习,课堂进行展示、交流或讨论,形成翻转课堂模式的创新学习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人民日报,2016-12-9

[3]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

作者简介:

张冕,高晓楠,沈阳药科大学。

猜你喜欢

党支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浅议提升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的方法途径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