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式

2020-09-10许长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渗透方式德育教学小学语文

许长春

摘要:新时代的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方式与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中,需要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础性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智力水平以及提高他们道德品质的重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就对小学语文课程渗透德育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

在我国新社会的思想理念中,立德树人是当前各个学校、教师培养学生的根本任务,各个学科都要渗透这样的教学思想。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指导学生。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方式来说,依然存在不同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改进。因此,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德育教育,为学生开展语文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一、分析课文背景,感知德育

在小学课本的选文中,有很多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是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下,进行创作的。不仅带有作者想要表达的教育理念,还有一定的德育因素。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这些内容,并为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课文背景为学生开展语文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对文章创作背景、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中的德育精神,进而促进学生德育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阅读《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应的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看到了海底景色、海底的动植物、海洋垃圾等。这个时候,教师选出两幅图片,一幅图片是没有被污染的海底图片,图片中清晰可见海底的鱼类等各种生物,而另一幅图则是污染的海底图片,图片中混沌的效果,也让学生大吃一惊,都在低声议论。接着,教师通过对比这两幅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对比两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感受与体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之后,能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课本背景,能够让学生清楚的感知德育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德育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科情感,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创设情境体验,直观德育

在语文学习中,语文的课本里有很多鲜活多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同样具有德育色彩。相比较传统的讲授法来说,为学生创设情境趣味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对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体验,让学生在直观的德育情境中,让学生和语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的魅力,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

例如,在阅读《纸的发明》这篇課文的时候,本篇文章需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将民族自豪感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就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德育理念。在语文学习之前,教师先从资源众多的互联网中,找一些本节课的需要用到的素材,如,图片、视频等。并融入问题,制成课件。然后,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看纸从发明、制作、运用并走向全世界的一系列过程。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现在,纸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用它,你们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是从哪里传到世界的吗?”将问题抛出后,可以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探讨,共同学习。或者,教师把中国四大发明的其他发明,依次展示给学生。经过这样的教育引导后,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并在阅读课文中,了解到纸是我国发明,从而产生了民族自豪感。经过情境的引导,学生懂得了崇高精神的境界,能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德育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时间,还要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将德育渗透进来。对于教育的目标来首,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所以,教师可以有效结合德育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实践语文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德育情感,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语文生活作业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博物馆,去学习艺术家不断努力、刻苦学习的品质;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再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抗战博物馆,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为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总而言之,渗透德育教育需要确定德育渗透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目标,这是德育渗透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加有效,需要不断创新德育方式,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语文课都渗透一些德育内容,那么将会大大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寅子,乔芳菲.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

[2]黄宝源.试论中小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猜你喜欢

渗透方式德育教学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大阅读在初中语文课中的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