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2020-09-10蒋攀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道德与法治初中

蒋攀

摘要: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性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性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以及新型教学理念,对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阐述,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借鉴。

正文: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性;核心素养;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教育的态度,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有一个根本的宗旨,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完成上述目标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进行高效的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弘扬正气

所谓学生的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学习一门课之后把握其中的思想精髓,并且对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并且在此基础上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下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质、法治观念与健康生活等方面。其中以思想道德品质为基本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正向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够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之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弘扬正气,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学习“憧憬美好集体”时,这节课的内容围绕着憧憬美好的集体展开,对学生的班级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本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弘扬正气的思想指导下,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在结合自身实际与班级实际的基础上,进行预习活动。在结合自身与班级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动。而后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我首先将核心素养进行了讲解,让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水平有一个思考,并且对班集体做一个整体的评估,思考如何能够更好的融入班级、如何能够更好的建设班级,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内容有了一个深入的学习与了解。

二、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课堂代入感

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可以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对相关知识点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由此循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道德与法治课堂和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相关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实践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學习“生活需要法律”时,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生活中的法律展开。学生青春懵懂,暂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畴,但是也应当对法律有所了解,在生活中做遵法守法用法的人。我基于实际生活为学生做了生活化的课前导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法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即“实际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律,在过马路时遵守交通指示灯、购买商品时候的遵守公平公正原则等等,都有法律在背后做支撑,那么,法律在生活中海油哪些具体的应用呢?”生活化的课前导入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纷纷对生活中的法律知识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接下来的讲解中,结合教材内容,我将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更为全面的为学生做了讲解,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了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多元化课堂

多媒体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传统教学模式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知单纯的说教,往往具有机械、呆板、缺乏趣味性的劣势,难以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构建动静相宜、声像结合的高效课堂,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化的展现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让学生能够精神集中、兴致勃勃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青春飞扬”时,这节课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青春期的自己,在感受青春飞扬的美好时光过程中,注重自身正确三观的养成。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为学生展示图片的功能,首先为学生呈现了几张阳光下青春飞扬的图片,学生从图片中仿佛看到了现在的自己,学习兴趣被有效的激发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并在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交流讨论,在互相分享心路历程中,学生敞开了心扉,师生互动中推心置腹,并且对自己的青春岁月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课堂形态变得更为动态化与多元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有赖于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的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呆板、机械的教学方式,转而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互动、生活化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显著提升,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精髓要义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丁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17(01):35-36.

[2]黎燕妮.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改革之我见[J].学周刊,2017(01):81-82.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