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探究

2020-09-10李苇泱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局限性新媒体

摘要:近年来在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也迎来了快速进步,为新闻传播方式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使得新闻媒体的传播形式和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较强,主要是由于其本身不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难以推动其实现较为良好的发展和进步。在此情况下,就应该结合大众自传播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发现其局限性,提出关于优化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建议,合理建设网络媒体,增加大众自传播中的理性内容,为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3-0144-02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大众自传播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难以确保相关领域的良好发展和建设,这就需要新闻大众自传播摆脱对媒体信息的关注,增强理性思维、增强主控力,营造良好的大众自传播氛围,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一、自传播概念分析

大众自传播主要是指社会媒介组织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公开传递自己用各种手段复制的信息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二、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特点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大众自传播,主要的基础是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的存在拓展了新闻的传播渠道、方向和空间,强化了传播主体和受众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使其可以与时代发展特点相符合,为大众自传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道路。和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大众自传播,在传播主体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社会中的群体都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新闻信息和新闻内容,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这样不仅增加了主体的层次和结构,还扩大了受众群体的涉及面。新媒体环境中,相关的新闻信息传播并非有特定指向的群体,新媒体平台中的用户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受众,这种环境一方面扩大了受众面,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传播效果的偏差风险变大。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中,大众自传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网络平台。它在保留传统新闻传播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整合网络中的各种资源,使得所传播的新闻内容更加具有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受众群体的感受。

三、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分析

虽然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有利于新闻大众自传播的良好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局限性,会对其长远发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一)虚假信息可能会大量传播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可以丰富传播媒介,还能增强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增加各种新闻信息的容量、媒体信息价值含量,能够确保信息质量符合标准,保证信息数量的多元化。但是,在新媒体环境增加新闻信息传播量的同时,还拓宽了受众群体的信息接触面,降低了人们对新闻信息本身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闻传播期间的聚焦度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对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有效性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背景下,新闻大众自传播的过程中,社会大众在传播与接受方面具有一定的双向性特点。并非所有的媒体信息都会在新闻传播中被忽视,部分虚假信息也可能会在媒体中得到大量传播,导致新闻大众自传播期间出现诸如信息量不足和其他诸多问题,最终难以确保各方面的信息传播效果。部分网络媒体还会为了提升自身的曝光度,在传播新闻期间对信息进行虚假处理,导致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难以保证,甚至还会在其中添加一些低俗的信息,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导致对舆论导向的管理难度上升[1]。

(二)缺乏理性思维

新媒体环境背景下,新闻大众自传播还存在缺乏理性思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媒体的热点新闻传播期间存在一定的情感倾向,新闻信息的传播容易受到大众情感思维的影响。从目前的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情况来看,部分传播主体会因为对新闻信息形成情感共鸣,而倾向于通过与大众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以推动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此类传播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带有主观性,缺乏理性的思维,很容易影响到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也可能出现舆论导向不准确的情况,最终使新闻信息的良好传播难以得到保障。如果不能确保新闻大众自传播过程中对相关信息内容保持理性思维,使新闻内容主观性过强,就很容易导致在不良信息的影响下使得部分受众群体出现认知和观念上的偏差,甚至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另外,一些传播主体在传播期间想要通过增强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以增强信息的吸引力,导致并未尊重内容的客观性,甚至在新闻中添加一些情感的因素,最终会给受众群体的价值观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2]。

(三)新闻内容表层化,传播力有限

从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大众自传播情况来讲,新闻内容的影响力会局限在传播的最初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群体对新闻内容的关注也会发生转移,新闻内容的传播价值、影响力也会逐漸降低。虽然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内容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和空间,增强了大众在新闻内容交流时的便利性,但是,由于其中缺少基本的引导,导致各种信息内容局限在表层结构,无法形成良好的新闻力量,另外,一些新闻信息本身含有过多商业元素,也会导致新闻传播向着表层化的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来说,新闻大众自传播的新闻传播能力很强,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会发现此类传播形式很难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传播期间其中会融入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导致其客观性较弱,不能起到提供正确舆论引导的作用[3]。

四、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发展对策

新闻大众自传播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目前存在的局限性,采用有效对策解决问题,打破发展的局限性。具体的对策为:

(一)摆脱对媒体信息的过度依赖,强化原创

上文揭示了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大众自传播发展期间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过于关注媒体信息,这会对其长远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强化网络媒体的建设力度,鼓励原创新闻的发展,在新闻大众自传播期间,可以自主发现、整合和编辑新闻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还能够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使得大众自传播能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相关网络媒体期间,应该重点关注对媒体资格的管理,设置媒体资格认证机制与监管机制,一旦发现有冒牌媒体平台,就必须及时取缔,对于有严重违规行为的要进行相应的惩罚,以此营造良好的媒体建设和发展环境。在具体监管工作中应该针对内容的真实性与原创性全面分析,明确新闻信息是否和真实的情况相符,要求它们在尊重原创的前提下,不再对传统媒体产生过度的依赖,而是要推动自身良好、健康发展,增强新闻传播的全面性和规范性[4]。

(二)倡导理性思维建设

在新媒体的环境背景下,新闻大众自传播发展期间还存在理性思维缺失的问题。在缺乏理性判断的情况下,媒体难以准确引导新闻大众传播的发展方向,这对各方面工作的高效实施和良好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新闻大众自传播的理性思维建设,在传播新闻内容的过程中,要客观地判断其中的信息是否准确,不能只从感性、情感方面考虑问题,在编辑新闻内容时也不能表现出明显的感情倾向,而要保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预防新闻大众自传播方面出现感性问题,以免受众在感性新闻的影响下出现价值观扭曲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应该强化对大众自传播新闻内容的监督和分析,全面研究新闻大众自传播的新闻信息和内容,在选择新闻内容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其中的情感意识,以免新闻内容过于感性,应该确保信息的理性思维建设,保证新闻的公正性,使其可以向着客观的方向发展和建设。在实际工作汇总时必须注重新闻内容的理性,遵循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发展原则[5]。

(三)提升传播力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新媒体下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适当增强主控力,减少外界环境和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使新闻大眾自传播可以与新闻传播的本质意义相贴合,在提升传播力的情况下,改善当前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发展现状。要想提升主控力,就必须要针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明确受众的具体需求,然后编制出相应的内容,选择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新闻,保证传播的合理性。相关新闻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能够引导社会舆论的正向发展,不仅要发挥出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还要能形成新闻的指向价值,在增强主控力的前提下,借鉴其他新闻传播的成功经验,达到具体的改革创新发展目的[6]。

五、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大众自传播存在过于重视传统媒体、主控力较低、缺乏理性思维等问题,加上新闻传播的功利性较强,不利于新闻大众自传播行业的良好发展,难以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媒体在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发展过程中,归纳总结经验,不再只关注传统媒体,在增强自身主控力的同时,合理开展理性思维的建设工作,改善当前的发展现状,不断提升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庭诺.新媒体新闻领域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及发展路径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8,4(21):30-32.

[2] 雷英.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与建议[J].新媒体研究,2017,3(10):11-12.

[3] 赵媛.论新媒体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6,12(6):80-81.

[4] 肖剑.论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J].西部广播电视,2016,23(12):49-78.

[5] 詹金义.论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J].东南传播,2016,11(6):82-84.

[6] 师喆.澎湃新闻的媒介融合实践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6:122-145.

作者简介:李苇泱(1983—),男,浙江宁波人,本科,二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和播音主持。

猜你喜欢

局限性新媒体
滴水藏海
浅谈视听技术在刑事案件测谎中发挥的作用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书店的发展与转型探究
基于微课视角的国内翻转课堂的理论探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