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数学教学

2020-09-10祁俊成魏玉英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习能力核心素养

祁俊成 魏玉英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化,初中数学科目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在这一时期的课堂教学质量将影响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074

引言

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性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思考科学的教育方式,能使学生吸收知识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解题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创造性思维在培养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及认知能力,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在正能量的求学氛围中,避免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深入探究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解题过程中能应用多种解题方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新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立足课堂教学阵地,落实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问题。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身边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主动建构和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在课堂中让学生达到自己感悟、他人领悟、最终实现顿悟和核心素养的落地。

2核心素养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分析

2.1结合生活化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为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教师还需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将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掘。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则容易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能避免形成枯燥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理解,使学生的知识有效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比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知识解答数学问题,比如“小明的爷爷过生日,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十二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请问小明和爷爷各多少岁?”教师将此问题作为例题,让学生先进行思考,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引导,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该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并深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

2.2满足学生创造性思维需求

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需把握教学尺度,在学生无法解决难题时,教师应当予以提示,避免学生长时间无法解决问题,最终产生学习疲乏感,影响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数学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衔接,让学生认识到不等式的内涵,并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学习内容,比如家长带孩子玩跷跷板,孩子接近跷跷板顶部时,若家长并未起身,孩子便会处于空中,教师告诉学生这也是不等式在生活中的一种体现,并以此代入数学问题,在不等式“x+3>6”解析过程中,哪些不是不等式的解?教师先针对给定的数学问题进行解析,后续的解题过程要求学生代替教师进行处理,学生在表达对应的数学结果后,能完成相互出题的过程,比如,①a表示正数;②a表示负数;③a与5相加的和<7;④a与2的差>-1等,通过问题的深层次研究不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做好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有效结合

数学教学的设计形式多样。博采众家之长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这种方式给教师带来了许多启示与影响。教师要足够重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相辅相成,做到“一课一练”“一练一得”,让每节课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与能力上的收获。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关注思维的构建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程上可以只取一点,进行综合、有效的教学。比如,教学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将关注点放在实践应用上,围绕一个关键的课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如为学校植物园做规划设计,以此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研读课本内容,参考图书文献,搜集网上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有意识地切割出不同的形状,而且能借助不同方式推导出测量图形面积的方式。在实践中证实理论,在理论延伸中证明实践的可行性,能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没有的深层次内容,获得更有效的能力发展。

2.4研究试题命制,鼓励开放思维

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了“有理数”以后,以前面所提及到的“复数”概念继续延展,引导学生思考在复数当中是否存在大小关系?如果可以进行大小的比较,那么学生们能不能举出实际的例子?这道题目其实是相当具有开放性的,学生们在进行举例说明的时候,当然不必统一回答,大家都积极开动脑筋,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合适例子的列举。这样能够保证数学学习更加多元化,实现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拓,打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们有的在进行复数排序的時候,会按照实部、虚部的顺序进行排序,依照数的模大小进行大小排序。还有的学生会认为复数无法进行排序,因为乘法并不能够保证相乘之间数字的正负。学生之间也会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在相互沟通当中思维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教师要鼓励学生们这种开放性思维,在设计数学试题命制的时候,也应当多多考虑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以此确保学生长期地保持思维自由度,提升核心素养。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应立足于让学生主动经历知识动态生成的学习过程、深入推进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效推动问题解决的学习实践,以突出课堂教学的核心,彰显课堂教学的主线,落实课堂教学的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03).

[3]张伟俊.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教学建议——以勾股定理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教学改进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9(11).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学习能力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