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学段音乐情感教育教学的探究

2020-09-10吴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情感教育音乐

吴瑕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对于音乐的认知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幼儿时期家长给唱的儿歌,其它的音乐知识以及音乐内涵,小学生们基本都是不了解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本身以及音乐所能带来的教育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通常进行系统化的音乐教学之后,小学生自身的情感都可以得到陶冶以及升华,可以让小学生们在情感方面、精神方面有一个质的提升。并且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是极力强调音乐情感引入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很多农村的小规模小学而言,由于学生们基本都是生活在农村,精神学习的机会本来就很少。所以对于农村的小学而言,音乐的情感教育就变的更加的必要。笔者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一线音乐教师,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本文当中从多个方面来简要探究情感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学低学段;音乐;情感教育;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068

引言

在当前教育界重视的美育课程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是最为核心的教学支撑,它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学音乐的被重视,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就需要小学音乐本身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随之进行改变。但是在当前的大部分学校中,尤其是一些农村的学校,受制于观念的固化,使得音乐教学的效果没有得到提升。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就更应该去强调情感教育融入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性,发挥音乐的最大教育效果。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让小学生们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可以将情感进行升华。对于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1、将情感教育有机的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实质意义

(1)在教育主管部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经很明确的指出: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有机的融合情感的教育教学,以此让小学生们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会,同时也可以将小学生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出来,让小学生们情感得到熏陶,也会教育小学生们对亲人、对社会有更真挚的情感,最终,使得小学生们能够树立起追求美好的理念。同时在标准中也指出了:要充分的认识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合理的去带领小学生们掌握其情感的实质内涵。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通过情感的引入,能够让小学生的情感体系建立的更加完善,可以达到最终美育的目的。

(2)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养高的人才,而综合素养中就包含音乐精神内涵。美育的进行是学生能够将内心进行深层次升华的最好方式。没有一个好的美育培养发展,学生就不可能有高的综合素养,因此,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融合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将情感教育融合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方式探究

(1)通过情境的创设来陶冶小学生们的情感: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在教学当中是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情境来提升教学质量的。当能够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时,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们就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置身于艺术环境之中的感觉,老师和学生在这样一个有感染力的情境下进行音乐的交流,效果就会更好。对于小学生的教学,由于天性好动,且对事物并没有很强的耐心,所以如果单纯的教学知识,那么很容易使得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专注力,因此,当创设情境后,进行教学,学生们有一种身处其境的新鲜感,那么对于音乐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十分有用的。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当中,创设一个匹配合理的情境是首要条件。例如:笔者在教学《嘀哩嘀哩》这首歌曲的的时候,笔者就是首先将《春晓》这篇古诗为同学们写在醒目处,接着带领学生们对《春晓》进行了回顾,将小学生们对于春天的遐想都引出来。接着告诉小学生们春是一年美好的伊始,因此就可以让小学生对歌曲中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学生教学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对于小学生内心情感的培养也是十分的有意义的。

(2)通过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来激发小学生们的情感: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教育设备也是越来越丰富,将先进的教育设备有效的融合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对于教学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对于小学音乐同样如此。对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任何曲目,其背后都是有比较特别的背景,如果我们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将这一背景进行还原,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们以第一视角来感悟歌曲,就可以充分的感受歌曲的魅力与寓意,那么這对于小学生情感的激发作用就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对于这种激发小学生情感的音乐是可变化的,可以是娱乐形式的、高坑形式的等等。例如笔者教学的一首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个歌曲就是讲述了蜗牛和黄鹂鸟关于葡萄熟不熟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蜗牛是一个不怕困难,用于奋斗的正面形象,那么学生们了解这一背景后,就可以更加的去理解蜗牛,从而学习蜗牛的精神,以此来提高自己。

(3)通过活动的组织来给小学生们进行情感的传播:音乐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因此,其教学方式与手段就是多样的,结合当前的新课标要求,更多的组织音乐活动教学就成为一个主流的模式。这活动中,小学生们可以结合肢体的活动与音乐的体验,这对小学生的情感无疑是有很深的影响,对于情感的一个传播也是非常的实用。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开展活动,活动的对象就应该是全体的学生,这样可以确保将音乐的情感及魅力最大化的显现,最终可以实现其道德培养、情感分享的目的。就比如在笔者教《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这首节奏型强的课时,笔者就会鼓励学生们通过舞蹈与音乐结合的方式来学习,那么在过程中,可以发现小学生们都是很积极的,最终的结果那么肯定也是高效的,对于小学生团体意识的强化也是意义深远。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知道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尤其是对于很多的农村小学而言,由于办学规模小,教学设备相对匮乏,因此更需要通过这种情感化的教学。当然对于每一节音乐课,我们也是要做好课程的总结,将优点发挥到最大,将不足进行经验的总结。同时也要引导小学生们对课堂的教学进行评价,在之后的课程中可以将小学生们更喜欢、更感兴趣的一面更多的进行展现。对于音乐这种艺术类的课程,如要有一个更加坚实的进步,那么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新模式的探索。因此,对于小学音乐情感化的教学,需要我们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进行头脑风暴,争取通过音乐教学为我们祖国培养更多综合素养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和元. 以情促学 以情带学——小学低段音乐情感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2011, 000(009):118-118.

[2]程一萍. 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音乐时空, 2013, 000(016):135-135.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情感教育音乐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