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探析

2020-09-10尹春梅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教学实践

尹春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也有了新的教学目标,人们的目光不再单纯的只停留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响应号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堂实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教学实践

化学是初中学生新接触的学科,也是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感到难以理解,不能及时适应,这种情况对学生学习化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对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下手,培养学生对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初中化学学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同时教师还应发展新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具备学科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化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以往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只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学生不能体验实验的过程,观察实验的结果,导致学生出现实验意识差,动手能力不理想的情况,限制了学生的化学思维发展。纯理论的化学课堂也缺失了该课程原本的趣味性,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化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出现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化学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开展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课程知识点,有效的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教学时,如果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自己在讲台上演示实验过程,只告知学生实验的操作步骤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该课程的理解肯定会相对较差。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由演示性的实验转化为学生亲身参与的实验,这样学生会为了成功完成实验,高度集中注意力,会小心谨慎地记住每一个实验步骤,先计算配置,再进行称量,然后量取溶液,最后将溶解装瓶并贴上标签,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课程中来,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会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铭记该实验的实验步骤,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该课程知识。

二、摒弃传统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会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部分教师却单纯的为了追求学生的应试成绩,依旧只侧重于对学生传授课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对学生实施“灌输式”教学,这种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化学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对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兼顾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在不同的阶段,为学生设置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环节的教学特点,精心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运用各种教学环节,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真正会独立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例如,教师在教学《燃烧的条件》课程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燃烧会发生哪些现象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随后拿出准备好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操作,用自己的方法和实验方式,去验证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其自身的想法和理解去进行相对应的实验操作,并在学生困惑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给予学生帮助。学生经过对自己思想的认证和实验,会清楚明白的了解到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既加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能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该课程的化学知识。

三、尊重学生地位,围绕学生展开课堂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是化学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没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无法深入思考课本知识和课本内容,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从而失去对初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参与进课堂之中,无法参与到与知识和教师的互动之中,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影响了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围绕学生来开展化学课堂,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学习、自我发挥的空间,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使学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更好的完成对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A、B两组对例题进行讨论,A组探究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B组则观察分析是否可以发生置换反应。通过小组学生间的不断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学习的想法和体会,还能够提出对例题的疑问,讨论完成后由教师进行答疑和总结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例题讨论之中,会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可以更全面的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的目标。

綜上所述,但长时间以来,初中化学课程因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质量,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对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反思,将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韦海梅.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12):139.

[2]罗平兴.自主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8(15):49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教学实践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