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校联手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0-09-10陶雪强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陶雪强

摘要:在素质教育教学下,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也同样重要,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进行家校联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的重要,可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及家长要明确初中学生逐渐具备自主意识,开始对事物产生自身的想法,但是部分学生不会将自身的想法向教师与家长倾诉,久而久之,学生极有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倾诉的途径,避免学生出现叛逆的心理。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家校联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

前言:

初中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学校及家庭是其停留时间最长的环境,以此两者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积极的教学环境及家庭环境中,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现象较少,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出现叛逆心理的现象,因此,初中学校在教学工作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建设,进而提升出现教学工作的完善性。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校要明确家校联合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家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家校共育工作可以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家校联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往往是学生出现问题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这种方式并未对学校中的全体学生心理进行影响,并未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前,就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学校与家长之间积极联手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可以引导家庭改变教育方式,减少家庭教育工作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在实施家校联合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良好品质,关注学校内全体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保证学生进行健康的成长。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刚愎自用,要与社会中各个方面力量进行联系,加强与学生所处的家庭进行有效的联系,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我国家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家校联合进行心理教学工作前,教师要明确家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家长在教育工作中,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没有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导致学生心理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缓解,使得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由于学生家长在心理教育方面并没有积极的经验,导致在学生犯错时,只能对学生进行责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负面情绪,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的伤害,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工作的引导。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校联手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理论指导

在明确家校联合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家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后,学校要在理论指导、实践引导、自身建设等方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在理论指导工作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家长推荐教育书籍,保证其在书籍中可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另外,教师应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的情况下,积极的开展教育观点普及工作,利用微信群、钉钉群等各种网络、多媒体平台推送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微课等,保证学生家长在教师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

(二)实践指导

(1)按照学生的需求设定心理实践活动的主题

确定实践指导工作活动的主体是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工作中实践指导最为重要的环节,其可以保证接下来的工作顺利进行。在实践主题确认的情况下,教师要在学生及家长中发放适合两者的问卷,根据问卷的回答的具体问题,以此明确实践活动的主题。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将活动的主体控制在提高对学生青春期认识、如何让家长与学生交谈、如何高质量的进行亲子活动、平时学会不良情绪的正确排解、正确进行人际交往等问题上,进而对家长及学生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2)加强家长的体验

只对家长进行理论指导是无法加深家长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因此,要积极的进行实践工作。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平台引导学生家长进行换位思考工作,保证家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学生的行为。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要举行亲子间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使得两者在互动中可以学习良好的沟通方式。例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两人三足的方式引导两者进行互动,拉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进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3)个别辅导

每个学生之间都是不同的,为学生家长之间的教育观念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对特殊学生家长进行个别辅导,减少家长的不文明行为,使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并且在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交流,明确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教授家长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减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家长学习心理知识,保证其可以根据心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积极创设心理学相关课程

在完成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后,学校应明确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要积极的加强自身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改革,进而提升对学生正面的影响。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开设相关的心理学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相应的心理校本课程,使得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保证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而且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课程,提供学生将教师寻求帮助的途径,进而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正面影响。

(四)要求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教师更加喜爱成绩较高、较为听话的学生,而相对于后进生,部分教师则是横眉冷对,忽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感受,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卑心理、叛逆心理。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应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及态度,不仅要对好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同样也要尊重后进生,并对其进行情感关注,特别是对特殊家庭的学生(如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家庭、民工家庭等),更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关注,使得学生在各种情况上都能得到心理满足,以此减少其自卑及叛逆心理的产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论:

我国家庭教育中一贯奉行棍棒教育,导致不少学生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学校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工作为我国教育工作带来的问题,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与家庭联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另外,学校自身也要积极的开展相关课程,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进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江珊珊.花径只待用心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小学家校溝通的艺术表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9):70-73.

[2]邝颖茵,黄喜珊.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8):66-68.

[3]栗洁,李莉,巴玉珠.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 ——以焦作市二十中为例[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3):71-73.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