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小学语文课的价值探寻

2020-09-10吴丽永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吴丽永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的融入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优化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学科教学开展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必须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际,多角度巧妙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品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导入价值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探寻

语文学科教学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到小学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既是充分体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内涵的重要方式,又是实现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优化的重要路径选择。教师要认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的价值,开展有效的教学导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小学语文课的价值阐述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承担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选择,是新时期语文学科在文化自信建设中效能发挥的重要体现。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提升。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品味国学经典、体悟高远情怀能够获得更加强烈的审美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鉴赏力,更好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入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个体发展初级阶段铺下正确道路,从而为学生未来个体的优秀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认知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导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实践,提升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品质。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小学语文课的路径和方式

(一)严格规范汉字书写教学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阶段就要对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进行严格要求,规范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尤其在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电子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但是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即便是在信息时代,也不应当降低对汉字书写的要求,因此必须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阶段就要做好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引导学生注重书写笔画顺序,二是要在汉字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会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写字笔顺规则表》,教师要强调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并且通过正面示例和反面教育两种途径强调笔画规则,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汉字的笔画书写过程,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误的如何改正。

(二)作文教学中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除了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传承和创造中继续的发展。教师应当善于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指导过程中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既学会鉴赏,又要进行创作。作文教学指导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丰富作文教学指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让小学生在“下笔”之前能够对所要写作的内容和对象有着相应的了解。二是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体现作文指导教学的直接性。比如在三年级《过年》这个单元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文化,然后结合《老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让学生写一写自己“难忘的春节”、“有趣的春节习俗”、“我向往的春节活动”等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乐趣。

(三)经典国学作品教学中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引入了很多经典的国学作品,最为典型的就是古诗词教学内容,还有一些国学经典作品,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导入,这样既能够体现这些语文教学素材的重要内涵,同时又能够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为了更好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创设集合光、影、声元素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好引导学生鉴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下白居易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然后借助于多媒体逐一展示诗中描绘的景物:残阳、江、露、白,结合诗歌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着对某些词进行修改,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如果换成其他形容“阳光”的词(比如照、洒),让学生感悟一下。在“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的教学解读中让学生想象“红水红的像什么?”、“绿的又像什么?”然后在多媒体的图片展示下,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那奇特的美感。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含义,而且还体会到中华文字应用的奥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鉴赏力。

(四)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丰子恺的《黄山松》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会顽强生命力、一心向阳、异常强大团结力的品质;《苏武牧羊》中那浓烈的爱国情感等等。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文化教育。

结束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到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教师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生个体发展、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优势,开展多角度的文化教学导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李义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J].甘肃教育,2018(20):100.

[2]蔡华北.试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2018(18):77-78.

[3]齐丽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中华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214-215.

[4]甘茂娟.浅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与途径[J].才智,2018(17):60.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