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加反思
2020-09-10董振芳
董振芳
1 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生动活泼、契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强化学生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在积极的认识和体验等的过程中,展开对文本的高效阅读体验。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角色活动情境,让学生们在趣味化的对话交流中,深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在积极的参与体验中,实现对学习对象的有效感知。
2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选文从花鸟入手,在对动物、植物等的生动描写和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借助具体的事物表现和抒发情感的方法。《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借花生来比喻人,将花生比作那些不求虚名,默默地奉献付出的人们,并通过对花生的赞美和感叹,激励人们向花生的精神学习,能够学习文中的写作经验,尝试写出自己在生活中对某种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3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进入角色,感受落花生的特点;(3)理解父亲借物喻人“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真正含义。
4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分清主次;(2)体会父亲的话的寓意,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5 教学过程
5.1 情境导入,点燃激情
夜晚静悄悄,小院子中的瓜果们,一个个开起了比美大会!
桃:“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这是我的花的美名,世人都爱我的美艳,就连文人墨客,都爱将我写入诗词歌赋中去!我桃子,甚至是神仙们的最爱,王母最爱将蟠桃作为礼物宴享众仙!
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我是石榴,我每年都能接出鲜红硕大的果实,可不需要像蟠桃一样等上千年啊!
......
花生:我是花生,我没有漂亮的花,也没有硕大的果实,我没有什么值得大家称赞的。
其他的花果听到后,一脸的不屑,这时候,只听见睡着的小主人在屋里说起来梦话“妈妈,我喜欢吃花生油炒的菜,很香!我喜欢你做的花生酥,花生酱。老师让我们把花生皮留着,做手工用。听爷爷说,花生种衣还可以治病呢!真是太了不起了!
小院里的瓜果静悄悄,都陷入了无声的思考。
师:我们从刚才同学们表演的小情景剧中,感觉哪种果实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
生:花生!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花生有着不问付出,不计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是十分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的。
师;是啊,不问付出,不计回报,用默默地奉献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收获。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次走进《落花生》,学习落花生的优秀品质。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角色演绎活动中,更加形象生动地感受花生的美好品质。
5.2 自主学习,把握文章脉络
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那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
(2)花生有什么特点?
(3)借助收集到的资料,补充花生的优点;
(4)借助图表,感受花生的品质;
种类 桃、石榴、苹果 花生
果实的位置
外表
給人的印象
(5)读父亲的话,体会其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与角色朗读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体验中,感受花生的品质,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话,思考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
5.3 合作交流,深化主题
师:父亲的话的含义,刚才大家在自主学习中已经有了答案,那么,父亲的话的含义到底如何,我们接下来就通过合作交流来进一步感受和体验父亲的话的真谛!
A组:父亲从问花生的好处,到对花生的优点的评价,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像桃、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要谦虚谨慎,不要张牙舞爪。
B组:父亲通过对比突出花生的品质: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不像桃、石榴、苹果,一结果就恨不得昭告天下。所以,我们不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未来的工作中,都应当具备谦和的态度和品质,做有用的人。
C组:父亲通过对比,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只讲体面,更重要的是对人有好处。生活中,有很多和落花生一样的人,如清洁工们、快递员们、环卫工人们......,他们舍弃了自己光鲜靓丽的外表,才有了我们城市的美丽。我们要做像他们一样默默付出的人!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们的交流沟通,在层层深入的对话交流中,使文本的主题凸显出来,学生们在多元化、多角度的沟通交流中,让整个阅读学习的效果在思维的碰撞中显现。
5.4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落花生这个笔名有什么寓意?文章题目为什么叫落花生?
(2)作者借花生来比喻做人,告诉人们要做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大家尝试用这种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来写一个小片段或者一篇小作文吧!
6 教学反思
(1)把握学生兴趣,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的活动中去,在积极的体验和感受中,让阅讀的效果得到积极而有效地呈现。
(2)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凭借个体的主观学习行动,产生对文本的感性体验,在积极的感性经验的积累过程中,使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文本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等能够在积极的学习参与体验中,得到有效地体现。
(3)通过合作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多角度的阅读体验中,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让阅读在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凸显。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丰乐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