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2020-09-10赵坤国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摘 要:本文对初中教学活动进行了探讨。为适应当前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对学生深度学习积极引导的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提供理论上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教师;深度学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为构建高效的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深入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只有对初中数学进行深度学习时才能促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教學活动中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还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因此,为了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利用情景化教学模式以及问题等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促使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初中数学中遇到的问题

1.1教师

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能够初步运用情景化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了学生进行初中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1]。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情景化教学与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第二,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加大了学生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三,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后,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这样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没有明确的规定。

1.2学生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样会加大学生进行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各种各样的考试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度引导的策略

2.1合理利用情景化教学

相较于枯燥的学习知识,学生更能接受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2]。由此可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提高教学中的生活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价值。同时,在将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情景化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注重情景化引用的合理性,促进教学活动高效进行。

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的时候,能先将各种立体图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对立体图形有初步的认识,然后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情景:教师为学生展示一张书房的图片,并说明这是同学小明的书房,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并找到图片中的立体图形,分别说出他们都是什么图形。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师利用情景化的教学进行引导,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之中,促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同时,还能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的对知识点进行思考,提高教学的质量。

2.2加强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学活动在进行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设计,考虑到学生的基本需求以及思考方式。

第一,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对知识的本质进行探讨。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重点是对知识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究[3]。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注重教学核心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深入探究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这样能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角》的教学时,能够对学生进行提问:“从一个点出发能够画几条射线?”学生回答:“无数条”,教师接着问:“从同一个点出发的任意两条射线能组成什么?”教师通过提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方向进行思考,让学生加深对于“角”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既能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教学之中,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第二,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还要注重对思维的融入。学生在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就是进行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重视对于思维的融入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思维能对高阶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利用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其思考、反思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用字母代表数》的时候,能先为学生出一道简单的算式2+5=5+2,学生能很快的明白其中的原理,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出另一个算式a+b=b+a,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再思考这两个式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带有字母的式子与基本算式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数学的逻辑性,提升学生进行知识理解的效率,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帮助,进而促使构建高效课堂。

结论: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指的是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对自己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改正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强烈、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评价不准确等问题,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优化教学设计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长成. 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5):61+63.

[2] 袁敏华. 初中数学常态课堂中深度学习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2):99-99.

[3] 陈瑜昊. 初中数学常态课堂中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一课为例[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9, 000(004):57-60.

作者简介:赵坤国(1966.04-),男,汉,山东济南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