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

2020-09-10苏达峰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苏达峰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且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不同层级的内容和知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教师在数学知识讲解过程中,应当结合这一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引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相关知识内容。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课堂教学

引言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以《新课程标准》为基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按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制订多元化的学习目标,通过分层教学法对数学教学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合理划分层次是首要前提

要想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教育,依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層次是首先需要做的事情。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学生层次划分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分层教学效果。也是考虑到此,我在自身的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便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学生们进行层次的划分。

例如,我会将数学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数学基础处于中等水平、理解能力也一般的学生划分为B层,将数学基础扎实、理解能力优秀的学生划分为C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三个层次的划分处于一种隐性的状态,即学生们自身并不知道自己所隶属的层次,目的在于保护A、B两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不至于让其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同时也让C层次的学生不至于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以免产生懈怠、松懈的不良学习情绪。另外,三个不同层次的划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学生们学习状态的变化进行随时调整,以让所划分的层次真正契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也让他们接受到更加符合自身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数学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设置分层任务是必要环节

在将学生划分成了不同的层次之后,接下来,我们教师需要做的便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与其相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以任务为驱动、以小组合作为途径展开数学思考与探索。可以说,设置分层任务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践行分层教育理念的必要环节。

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像针对处于A层次的学生群体,我要求他们在数学课本上找到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其定义,这一学习任务较为简单,学生们只需要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基本上就可以快速找到,而这显然将有助于这一层次学生群体体验到认真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感,从而推动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面对B层次的学生,我会适当提高学习任务的难度,即要求这部分学生们在明确直线、射线、线段三者概念的基础上,尝试列举出现实生活中可以近似看做是直线、射线、线段的实际例子,这一难度上的提升与B层次学生们的实际水平相近,有助于学生们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所学数学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之间所具有的密切联系,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激发与调动显然也大有帮助。而面向学习基础扎实、理解能力也较强的C层次学生,我则进一步拔高了学习任务的难度,即该层次学生们要在发现直线、射线、线段三者概念及其具体生活实例的基础上,尝试分析与对比出三者的相同点与区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划分好不同的层次之后,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恰当的学习任务对于学生们更有热情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很好地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不仅激活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更重要的是也让我们的教学效益切实得到了保障。

三、教师给予指导是有效补充

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不会被忽视,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上述这一客观规律同样适用于我们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之中。我在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就会有意识地给予学生们分层学习的科学指导,带给了学生们非常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这一节知识时,无论何种层次的学生都需要深刻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概念,可是,在我向学生们直接讲述了这一数学定理之后,不少学生表示有些茫然。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教师,我适时介入,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0是表示什么都没有吗?如果不是的话,请举出能加以论证的例子。”对于A、B两个层次的学生,其数学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我会给予他们适时的引导,像“大家想一下,温度计中的0°C代表着什么?这一温度有用吗?”虽然数学基础较差,但是只需要认真联系日常生活,A、B两个层次的学生也能清晰地知道很多时候0不是简简单单地表现什么也没有,它的存在也有着自己的作用与意义。有了这一认知基础之后,C层次的学生们很容易便能进一步对0这一数字的内涵进行无限延伸,即知道在引入了负数之后,不再只是简单地表示什么都没有,此时的0是正负数的基准,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与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自教师的一个小小的点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0既不是正数,也不负数”的数学定理形成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我们知道,学生是教育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能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分层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学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测试成绩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为科学划分学生的学习层次提供依据。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确保分层教学法的科学有效应用。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及时调整学生的分层情况,确保学生能够在符合自己学习能力的层次上实现进步与发展,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银兰.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2):46.

[2]刘继光.分层性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12):74.

[3]张红艳.紧扣主体差异性,提升教学实效性——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58):54.

猜你喜欢

分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