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0-09-10黄财源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初中数学

黄财源

摘 要: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认为数学是目前学习较为困难的科目之一,因为数学不仅仅是学校里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它还是生活中多方面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更是学生提升综合素养以及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老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达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内容,而是应该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的。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应坚持“立足基礎、着眼素养、合理综合、关注应用、挖掘潜能”的原则,注重“四能”,关注能力、关注初中数学各板块知识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引导教学全面落实育人功能。而实际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领域里的一块重要内容,它使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使农村学生达到这一目标?下面结合我从教20多年的农村学校浅谈一下:

一、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化,将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认真读题,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

问题是分析应用题的前提条件,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如果对里面的一些词句不能很好的理解,就谈不上怎样解题。应用题是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涉及到一些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有对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学生对题目中的某一种数量关系不够清楚,那么也不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

三、掌握分析应用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后,能否顺利地列式解答应用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应用题教学的成败也在于此。我通常是让学生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中有的可能是已知的,有的是未知的,再把未知的条件作为中间问题,找出解这个中间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推理,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能从题目中找到为止。

四、一题多变多训练,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

学生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基础知识,也学习了分析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是不是所有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解答应用题了呢?回答是“不见得”。打个比喻,一个驾驶员掌握了驾驶的理论,而没有经常去操作,熟练程度达不到,上路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解应用题也是如此。因此,加强训练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我经常上一节新内容后都会给学生很多类似问题变式的思考,让他们更加牢固的掌握。课后也会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使得学生熟能生巧,况且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根有据的、有条有理的、前后无矛盾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纲》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学生虽然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但不一定能把思考过程说得清清楚楚。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解题,而忽视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要多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是畅通的呢,还是不畅通的;若思维不畅通,症结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第三,节约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只有等学生把题目做出得数来才能判断他们是否会分析应用题(在解题过程中还要进行大量的计算),那么一节课做不了几个变试题。况且学生做题有快有慢,等慢的同学做完题,快的同学要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如果让学生口头分析应用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练习的题量也会大大增加。

五、设计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开放试题教学顺应了课改“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方式”。一方面,数学开放试题教学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或策略。有时还可表现为对某些定理和公式的结论进行净化和延伸,达到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效果。

六、正视差异、尊重个性,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生个体之间的水平上存在差异,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同时,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作为老师,我们应正确看待这种差异,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因此每个人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应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总之,在解决数学的实际问题中,教师应把眼光放在具有长远意义的培养上。要引导学生多思、深思以及会思,打开思维大门;要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体验、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定论,只要我们把讲台当舞台,视学生为上帝,把教书育人当事业,就一定能用爱心、用责任感、用事业心打造高效课堂,激情课堂,最终收获教书育人的成功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刘晶.初中数学教育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2016(25).

[2]张荣芬.让问题解答成为学生前进的“平台”———初中数学“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实践[J].成才之路,2012(30).

[3]沈姗.例谈初中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2):45-46.

[4]丁维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9):124-125.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初中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