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化学衔接中应用情感教育的探究

2020-09-10江利兵

高考·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衔接教学情感教育应用

江利兵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学逐渐成为了教育中的重点。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做好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要使学生尽快适应初高中化学教与学相结合的特点,渡过学习难关,在教育中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特点,在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就此探讨了初高中化学衔接中应用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情感教育;应用

初中化学在初三才开课,许多老师易将其定位为中考学科而非启蒙学科,这使应对中考成了学习化学的重要目标。这一情况最终导致初中教师教学热情下降,压缩知识形成的过程,加快教学进度,从而弱化了化学的自身功能。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消失,以至于初中化学基础学得不扎实,无法有效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增加学习负担。因此,初中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应用一定的情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好化学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一、热情将化学知识联系生活提高兴趣

化学知识均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学生在初学化学时,往往对化学的公式、理论无法理解。老师若知识单纯的根据书本教学则不利于老师的情感感染,同时让本就抽象的化学知识更为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最终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无法调动起来。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时刻处于一种积极热情的状态中,并善于根据课堂知识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正面情感。例如,在学习《酸和碱》这一课时,老师可先让学生讲解一下“何为酸性物质,何为碱性物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必在乎错与对否。学生在不了解的学习原理的情况下可能会理解成有酸味的东西为酸性物质,有咸味的东西为碱性物质。这时老师可以笑着说:“老师刚开始学习这个内容的时候跟你们是一样的想法”然后进行化学原理讲解,知识的反差性会让学生兴趣更高,并牢记知识点。老师还可以举例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讲解,比如酸醋,口感食用起来是酸的,但其实它属于碱性物质;还有常见的苹果、柠檬、胡萝卜、豆腐等均属于碱性物质。同时,根据这一内容,老师可以延伸知识,教授学生我们人体代谢的产物中,碱性物质较少,需要通过大量食物来补充,只有多补充碱性物质,才能帮助身体平衡酸碱,促进养生,有助于身体长寿。经过这一方式学习,学生能被老师的热情所感染,并将化学内容有效联合日常生活,理解酸、碱的概念,知道如何区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明白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便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二、积极将互联网联合实验巩固知识

随着互联网教学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将课堂内容延伸至互联网当中,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老师可以积极的利用互联网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将化学实验结合互联网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锻炼实际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及学习化学的兴趣、自信心。例如,在学习《溶液的形成》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调皮的问学生:“想看魔术吗?”学生们肯定表示肯定。然后播放春晚刘谦表演的魔术《魔壶》给予学生们观看,视频中刘谦将清水倒入壶中,转动水壶,再次倒出来的液体呈不同颜色。这时,老师可以微笑的问学生:“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先让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再進行答案揭秘。魔术的秘密则是在于各个杯子上,杯子中都放有食品添加剂,只需一点点就能呈现不同颜色的溶液,倒出来的液体只是长得像酒而已。经过揭秘,学生便恍然大悟,兴趣更高,这时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自己调制不同的溶液。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亲自动手探索化学其中的奥秘更具诱惑力。最后,老师再通过学生调制的溶液进行知识详细讲解,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而且,通过互联网、实验、提问、针对性讲解等,更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丰富课堂情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动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知识掌握牢靠,有利于学生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

三、幽默引导学生探索创新知识

幽默,是生活的一剂调味品,可帮助人们精神愉悦。由于化学知识内容较为复杂、深奥,学生若掌握不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容易对化学产生厌倦,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动力。因此,老师在课堂讲授时,可适当幽默一下,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课时,老师详细的讲授完金属的性质、用途等之后,拿出两个苹果幽默地问学生:“我能用意念控制这两个苹果发电,你们信吗?”学生们肯定都表示否定,认为老师真幽默,而且经过这一提问,便已成功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就集中在老师身上了。这时,老师可以邀请一位学生与其共同完成实验,见证“奇迹”。当灯泡真的亮起来后,学生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老师在进行原理解释时,顺带普及一下电池的原理,学生便能真正掌握化学原理。课后,老师可布置作业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将日常生活物品进行实验、探索,下次课堂在一一为同学们演示、解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锻炼,有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这一幽默提问、引导教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的意识及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日常生活与化学是密不可分的,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最后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化学基础更为牢固。

综上所论,初中化学老师若能把情感作为教学的催化剂,将教材、教法作为反应物,指导作为反映条件,并将三者有效结合,才能碰撞出化学反应,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化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如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王飞.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04)

[2]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探讨[J].蒋言四.化学教与学.2012(05)

[3]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与研究[J].陈赛清,陈良壁.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

猜你喜欢

衔接教学情感教育应用
例谈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