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学观念的渗透解析

2020-09-10唐倩

高考·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渗透

唐倩

摘 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迎来了新的挑战,教师要贯穿和引用史学观念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注重培养高中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及价值观,让学生能主动并有效的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并用智慧来提升综合能力。本文对如何将史学观念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做了如下分析,希望在新课改下对历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学观念;渗透

高中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学观念,而史学观念的培养要求老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解放天性,关注及培养高中生的个性,以健全学生人生世界观为目标。教师要致力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历史教学目标更注重史学观念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老师们要在课堂上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把史学观念充分融入到学生们感兴趣的地方,把历史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吸引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随着现在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这种集声音、图片和画面于一体的传媒方式,更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接吸收。互联网、影视视频等也有很多关于历史教学的内容,学生对这类形式历史内容的接受能力比枯燥的书本内容要强一些,教师可以借鉴类似的作品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编导历史事件,演绎历史人物,深入历史,从而掌握历史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比如:在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鸦片战争》一课的学习中,就要让学生们学会用辩证的史观看待历史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影视、图片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表演林则徐禁烟这一著名历史事件,在角色表演中再现鸦片战争的历史画面。为了让整个表演更加丰满,学生们就必须要去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禁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量走私鸦片,英国政府借此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明白相关历史背景后,就可以针对鸦片战争展开具体情景表演。而鸦片战争的结果是由于清政府议和的软弱态度,中国被迫赔款和割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受破坏,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虽然鸦片战争加剧了后续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步伐,但是也一定程度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表演学习,让学生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要做到与时俱进,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紧密联系的,没有稳定的国,哪里会有安稳的家。在历史的教训下,激发当代学生努力学习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未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创新运用史学观念,注重史学观念有所借鉴应用

现代社会就是对传统社会的延续和超越,现代社会发展是在总结相关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的。历史的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层面。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对历史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所借鉴并结合当代社会状况,对历史进行选择性引用。以当代的思想为例,现代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在总结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实际情况所提出来的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价值观念。在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主要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演变作出了相关分析:首先是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形成了早期的儒家思想。随着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程朱理学开始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到了明朝后期,社会的矛盾异常尖锐,由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继承,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而近代戊戌变法主要人物梁启超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忧国忧民的精神与顾炎武所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思想不谋而合,两者产生相同思想的原因在于社会背景和对传统儒家的思想继承。由此看出,儒家思想的變化是在传统儒学的借鉴中不断进步的。

三、将史学观念与现实社会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学习的目的是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在学生看清历史过程中,可以把自身的思想融入历史中,从而培养自身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采取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激发高中生想要学习及接触历史的浓厚兴趣,不断地去开拓高中生认识及探索历史的领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使学生更加灵活多变的运用。历史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展的,学生能够用科学辩证的观念去分析、看待历史真相,看清我国真实的历史,以加深对我国华夏五千年历史的认知,再联系现实社会,从历史的发展中探求真理,找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让高中生具备现代史学观念,可以在探知历史的经过中不断认识自我,开拓创新,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此外,充分把史学观念运用到历史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真理追求的动力,可以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为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提供重要动力,为现代社会的进步提供方向。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学观念渗透是通过高中历史课堂老师有效的引导学习,在树立历史学习目标后,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和创新的历史教学方法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史学观念在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们掌握辩证的史观去看待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学会创新地运用史学观念,对传统的史学观念有所借鉴看问题,最后将史学观念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应用。老师们不断对历史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调动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热情,让史学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逐渐渗透。

参考文献

[1]张涛.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人文主义发展出现的几点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6(10):122-12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渗透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