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2020-09-10张敏王珍
张敏 王珍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在2018.2月~2020.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计8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实时护理干预的方式,有助于护理有效率的提高,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前言
呼吸内科疾病可以说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具有咳嗽、胸痛等症状,且经常会累及到气管、支气管等部位,进而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需要注重采用综合、全面、系统的护理方式,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保障患者的日常生活维持在正常状态,进而实现症状的好转。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注重对患者的全方位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2月~2020.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计8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58.42±3.91)岁;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为(56.91±4.06)岁。按照疾病类型分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支气管哮喘20例、重症肺炎18例、呼吸衰竭11例、其他疾病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等一般信息,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即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会产生焦躁、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甚至是产生对疾病的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则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的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的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正确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环境护理:加强对病室环境的护理干预,营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帮助患者消除因住院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1]。具体来说,需要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并定期对病室进行通风、清洁和消毒,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3)饮食护理: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饮食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营养需求来制定相应的饮食指导措施。一般情况下,主要是进食易消化的软食,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以维持患者的机体需要,保障营养充足。
(4)呼吸道护理:由于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症状会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在进行护理干预时,也需要注重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能够正常饮水和进食的患者可以多饮水以保障呼吸道的湿润,对于无法自主饮水的患者,则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来湿化呼吸道[2]。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加强抗感染治疗,以免患者出现炎症感染。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效果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护理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三部分。显效指的是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检查正常,已经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有效指的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但对日常生活还存在一些影响;无效指的是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对84例实验患者的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的结果使用%表示,并采用t值检验的方式,当(P<0.05),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由于受到生活环境、自身机体免疫等因素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由于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指标呈现出退化的状态,进而造成了呼吸疾病的重症患者年龄段集中在中老年范围内[3]。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从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维持患者的机体正常状态,进而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4]。
根据本次实验可知,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达97.61%,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说明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实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需求的高效满足,促进患者的身体、心理得到良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羚,袁琴琴,冯敏.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20.
[2]袁伟蓉,朱淑平,林日霞.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117-119.
[3]王爱萍,卢洪涛,姜禄.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4):142+144.
[4]张婷婷,张一飞.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