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赏识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空

2020-09-10徐幼芳

教学博览 2020年30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

徐幼芳

【摘要】新课改在不断地发展,现如今已经发展到小学教育中,新课改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被众多小学老师所接受。在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远大而深刻的,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被赋予了艰难而又伟大的任务。赏识教育要求小学班主任在平常的学习活动和娱乐活动中对学生要持有赏识的目光,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对于“问题学生”更需要班主任运用赏识的力量将他们培养成为自信、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三好学生,让他们在小学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赏识的阳光 “问题学生” 心空

【正文】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要求也明显提升了很多。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老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不仅需要对小学生们进行知识方面的教育,还要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在培养智力的同时兼顾心理健康的教育,要求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全面发展,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旨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于小学教育来说,良好的教育是可以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

一、对“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教育中,老师时不时地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效果的激励作用,也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程度的的影响。所以小学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和娱乐活动中对学生给予鼓励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老师对于学生的鼓励会让学生在成就感和快乐的环境中生活,小学任课老师应正确看待赏识教育的作用并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合理应用赏识教育。在小学,一些同学可能因为性格或者家庭原因被周围的同学所排挤,我们称这些学生为“问题学生”。小学老师要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要主动去询问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对待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问题学生”可能会收到周围同学和老师的排挤,“问题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有很大的心理问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自闭倾向,他们会看不到美好的世界、不明白学习的意义,长此以往,他们可能会出现叛逆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对“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2.1以真情对待“问题学生”,让学生感受赏识教育的美好

老师对于班级里的“问题学生”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的成绩不理想就对他们持有全盘否定的心理。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老师更应该关注其心理教育,要以博爱的态度来面对他们,即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差强人意,老师也要在他们失落的时候给予鼓励,在他们犯错的时候给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尽量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因为老师耐心和博爱的态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关爱,让他们提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信,认识到自身正确的价值,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以真实的情感对待“问题学生”让他们感受的世界也是有美好的一面的,防止他们出现逆反的心理。

例如,老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可以让大家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当学生说错了也不要给予批评和否定,而是要以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们的答案和想法。 如果他们的答案或者是想法有问题,要给他们指出有问题的地方,但也要肯定他们正确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对于问题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可以让他们了解到赏识教育的优点。

2.2帮助“问题学生”建立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赏识育的目的

由于小学生在小学之前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由于之前的环境不同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施以不同的教学标准。根据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学习标准和不同层次的要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及时地调整个别的教学目标。如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而制定了一样的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并且没有及时的向老师反映,老师可能就会因为学习成绩而对学生持有不一样的看法,另外也会导致老师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对学生出现失望的心理,在以后的教学中难免会对此类学生有差异态度。小学老师千万不要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忽视了学生身上的发光点,从而有一系列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老师在赏识教育中要更加全面的看待学生。

例如,老师在進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们以前的学习基础,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很轻松,遏制了同学们厌学现象的产生。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对不同学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如果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则需要把难度较大的题做出来,而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则只需要把一些基础题型做多就可以。而且在最后的测试中,老师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给他们制定分阶段、分层次的目标成绩。

2.3耐心对待“问题学生”,以赏识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可能会因为学生年纪小不懂事或者不记事而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一些轻度的惩罚,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并不严厉的惩罚会对学生的童年造成多大的恶劣影响,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后续的发展。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在学生犯错误时,而且在自己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让学生出现自我否定的心理,从而完全看不到自身的优点,产生自闭的倾向。但是过轻的批评又不能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就需要老师根据自己对学生性格的了解决定批评的程度。而且不能只进行批评教育,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保证下次不会再犯。老师在对待“问题学生”犯错误的问题上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持有偏见,在发现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有耐心的态度,适当的语言教育可以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注意一定不要有过激的语言行为。

【结束语】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充满关怀的态度对“问题学生”进行教导,在保证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和步入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春玲.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J].读写算,2018(14):40.

[2]蔡璐娟.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J].文理导航(上旬),2019(11):76-77.

[3]韩萍.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J].新课程(中学),2019(10):229.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小学  312050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
赏识教育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感化作用
巧用“正能量”,疏导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浅谈如何实现高职院校“问题学生”的转化
转化“问题学生”,做智慧班主任
正本还需清源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