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音乐课的乐教与乐学

2020-09-10任维康

教学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乐教乐学音乐课

任维康

【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是无限的。音乐不仅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它更能代表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怎样高效的将这门艺术传授给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有一定挑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道兴趣的作用是很大的,它能够给学生动力,它可以称之为一个重要的教师。因此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良好氛围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着很大作用,来使学生唱好每一个音符,领会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乐教;乐学

【正文】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在艺术领域也是具有灵性的,有着严谨缜密的思维逻辑,思想深刻,承载着厚重的内涵。音乐对学生开发智能,培养气质,提高艺术审美有着极为重要的特殊意义,同时学生在语言文字教育上以及数字科学教育上存在的不足可以有效被弥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此时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音乐内容素材来帮助学生“快乐”的学习。

一、教师乐于钻研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课堂中简简单单的歌唱其实并不是真正表面上的简单,它是源于教师课外不断的钻研琢磨而展现的成果。教师手中拿着一首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师对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再次改编创作,改编成生动活泼的歌曲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学生对于改编后的歌曲会有思考,思考哪里发生了变化,哪里又变得生动有趣了,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激发出学习的乐趣。例如备课中教师钻研教材,从意境引入着手进行惊喜、惊讶表情训练,把它熟练成一种无意识的习以为常的吸气动作,指导孩子们在歌唱时运用这种惊讶、惊喜的歌唱,而不是纯粹的吸气动作。此外教师可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使用乐器进行教学,这样会有不同的课堂效果,更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音乐的气息,对于音乐的教学也会有好的效果。

例如在鲁教版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中,伴随着布谷鸟动听的歌声,孩子们来到了音乐课堂上,教师用丰富多样的演唱形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唱歌曲。引导一年级的孩子们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带领他们逐句分析小青蛙不同的情绪,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演唱歌曲。在音乐课堂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上。教师可以通过铝板琴模拟“驯鹿”的脚步声,引导学生听辨四个不同音高,感受自然a小调的歌曲风格。从身体声势律动初步感知二声部到教师优美的吉他弹唱,学生在丰富歌曲的的演唱形式中,能够轻松愉快学习歌曲,并能激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清晨是美好一天的开始,在五年级《清晨》一课,通过律动把孩子们带入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清晨。在聆听环节中,教师可以用画图形谱的方式把无形的旋律线变成高山和花朵,让孩子以直观的方式了解歌曲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歌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竖笛融入其中,邀请孩子们尝试用竖笛自主学习第一段旋律,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大胆表现自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孩子们还能发挥想象,自主编创,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

二、创设轻松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

音乐里面无论是一些民族音乐还是圆舞曲等音乐,都可以做一些身体的律动。律动的导入不仅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舒展、宽松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也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增加对于音乐理解的深度。教师借助直观的教具,用优美的语言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让他们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通过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与独特的教学手段,营造出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课堂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在快乐中学习。

例如在鲁教版二年级上册《小拜年》。教师通过过年习俗的讨论,引导学生感知“闹新年”的习俗,从打花鼓导入花鼓的欣赏,模仿感受鼓和锣的节奏,一步步的深入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从奏新年,唱新年,演新年的情景创设中,让学生感受花鼓戏的风韵和歌曲的热闹场景。和煦的海风带来阵阵浪花,远处的海鸥传来高亢的鸣叫。教师和四年级的孩子们在欢腾的歌曲中,开启了《小螺号》音乐之旅 。“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以舞导歌,热烈欢快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好的导入环节,教师轻松,学生有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能把自己内心的思维探索启发出来,创设一个良好的情绪,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课堂效果。所以,良好的导入环节,是一节课成功的一个良好基础。音乐课堂的导入,形式可以很多样,对于课程导入的设计,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入手,不一定是从音乐的风格入手。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设计导入形式和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有趣的内容,然后按照步骤导入到课程当中,对于上好一节课奠定好基础。重视导入,这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

例如在教学鲁教版二年级上册歌曲《大鹿》,“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勇敢的大鹿,有一天......"教师用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作为导入,勾起孩子们浓烈的兴趣,用对答问好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歌曲旋律中的节奏美,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出新颖的问题,引导学生怎样编好一个更好的舞蹈动作、用各种乐器为歌曲伴奏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歌曲的内容,促使学生的聆听、演唱、欣赏、编创等能力都能有很好的发展。“哒哒哒......”清脆的马蹄声响起,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师带领三年级的孩子们“走进大草原”,开始了《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学习。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充分表现了蒙古小牧民的天真与活泼。

【结束语】音乐教育有它独特的力量,教师可以借助其特有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当然学生独特人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让每一个人独立,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来展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观察分析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关注度的提高。音乐教育,更要注重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题,为他们营造“快乐”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去感受音乐,使他们自己发自内心的爱上音乐并成为朋友。

【參考文献】

[1]方冰.小学音乐教学开展中微课教学创新实践探究[J].戏剧之家,2021(03):98-99.

[2]程馨永.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的探究[J].北方音乐,2020(24):188-190.

山东省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272101

猜你喜欢

乐教乐学音乐课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课堂的乐教与乐学
“四乐教学法”初探
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