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探究

2020-09-10黄杰婷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小学数学策略

黄杰婷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决定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此探索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以此使小学数学课程能够顺利开展,从而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中有所收获。在此教师应先具体且深入地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对应教学问题探寻扭转不良现状的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数学学科是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应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以此才能在强化其思辨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知识合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此教师应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以提问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以此提高听课质量;同时还应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从而科学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最后应做好课前备课或者预习工作,使教师能够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方面当下多数小学数学教师运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教师解析知识点、学生被动思考数学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以此虽能够使学生有效接收到相应的知识信息,但学生习惯性的被动思考会使其产生惰性,从而不利于開发学生在数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偏差,因此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怠学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其无法有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过于依赖家长或者教师,虽能学生能够有效理解知识内容,却不利于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无法使其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一)设置提问导入环节,迅速进入上课状态

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其顺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在课程导入环节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例如:教师在进行“角的认识”这节课程的课堂导入环节时,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相应问题。首先教师细致解析教材内容,并在梳理好知识点之后寻找问题线索;其次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以画图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针对这节课程内容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射线、一个角以及一个顶点,并在图上标注出边、角、顶点这些字样。绘画完成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解‘角的认识’这一小节内容,在课程开始之前请同学们回答教师一个问题,如果从一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会是什么图形呢?”学生们陷入思考之中,有的学生则根据教师给出的线索在白纸上尝试画出图形,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有的学生说道:“从一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会形成一个角。”以此学生不仅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产生初步认识,还因此而开发了大脑,从而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由此可见教师应设置相应的提问导入环节,从而使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并快速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确定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程

教师要想使教学进程变得更加有条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在课程开始之前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以此才能使教师在不遗漏知识点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逻辑性。例如:教师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首先全面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并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链条,从而根据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将第一个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在了解乘法产生过程的同时,对乘法的概念形成初步认知;将第二个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了解乘法算式的读法;将第三个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能够写出乘法算式。其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划分本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内容为了解乘法的含义,而难点内容为初步了解乘法的计算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来安排教学计划,首先进行情景导入环节,在趣味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其次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问题,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方式,使其加深对于乘法的认知。以此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展开教学活动,从而有效避免在教学过程中遗漏知识点。由此可见,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前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此设计教学步骤,从而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效利用课上时间

无论是教师的备课工作还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而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做好备课工作的同时督促学生有效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以此使教师能够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例如:教师在开展《统计表》这一课程的教学活动之前,针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首先教师汇总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内容,重点为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统计表”的含义与具体制作方法,而难点为引导学生掌握绘制统计表的要领;其次根据此制作关于本课知识内容的思维导图,以此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最后教师根据思维导图设计教学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与知识点相对应的多种例题,以此有效完成备课工作。在进行备课的同时,教师也为学生安排了相应的预习任务,比如教师要求学生简单了解“统计图”的概念,并探索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统计。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有效预习新课内容,从而对新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以此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程度,有针对性地规划课堂教学时间,以此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前备课工作以及学生的预习任务,以此使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首先应细致分析教学现状,其次根据教学现状探索教学方案。教师应以课堂导入环节为切入点,设置相应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还应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另外还应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从而高效利用课上授课时间。

参考文献:

[1]张延军.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9):182-183.

[2]郑玉梅.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读与写(上,下旬),2017,014(031):241-241,242.

[3]杨慧.探究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的措施[J].成功:中下,2018(13):40-40.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小学数学策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