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培养的研究

2020-09-10孟勋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口语交际低年级

孟勋

摘要: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口语交际尤为重要。而小学阶段特别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农村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培养进行研究,从孩子们口语交际的特点着手,探寻培养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培养研究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人际交往更加频繁,人际交往更加频繁,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交流是现代人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须从低年组合孩子抓起。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能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作为小学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所以努力去探索培养孩子们口语交际的策略和方法。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学生“具有初步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口语交际课主要通过口语交际实践训练, 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语言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口语交往的良好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明确提出了总体培养目标,即“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课程总目标,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充分体现了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应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应厚此薄彼。但长期以来,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以前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和书面语言相比,口头语言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口头语言以声音为载体,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当场问答时,要求随机听说,当即理解和做出反应,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对听说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而且要把说的内容组成连贯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应变能力,这就必然促进思维敏捷性、准确性和条理性的发展。青少年一代,正面临现代生活的挑战,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一个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时代已经来临。因此,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乃至全民族的口语素质,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四)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只重视读、写,忽略了听、说,这是语文教学中偏颇之处,值得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

三、研究的策略

(一)了解农村小学低年级孩子口语交际特点

如今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时代使农村的条件有了质了提升,特别是农村小学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已越来越接近城市学校的条件,但受环境交流人群口语交际特点的影响,农村孩子的口语无法像城市孩子那般优秀,突出表现为语言文字的发音和语言表达方式两方面存在缺陷。

1.语音的发音。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方言以壮语为主,特别是

偏僻的农村,受“乡音利于增进情感交流”的影响,当地的群众口语交际大部分是壮语,而壮语的语音发音与标准普通话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以广西天峨三堡乡的当地壮语为例,此地的壮语发音的最大弊端就是翘舌音zh、ch、sh与平舌音z、c、s,送气音p、k、q、t与不送气音b、g、j、t,h和w的发音混淆,如:“知道(zhī dào)”说成了“兹道(zī dào)”;“骑马(qí mǎ)说成了“极马”;“花(huā)”说成“蛙(wā)”;说的普通话存在着严重的“夹壮”现象。

2.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广西天峨三堡乡当地老一辈所说的“普

通话”,即“汉语”,亦称为“桂柳话”,因受当壮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其语句的表达较标准普通话的表达差别很大,特别是语序错乱严重。如:“我妈很疼我”说成“妈我疼我得很”;“您忙,我先走了”说成“您忙,我走先了”等等,

(二)培养策略

当地方言发音的问题和表达方式的差异,给引导孩子们用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抓好汉语拼音的教学。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生之计在少年,所以我们把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从一年级开始抓起,而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所以老师着重抓好汉语拼音的教学,重点让孩子们掌握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别,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以及声母是h和声母w的字的读音别区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经常接触到的读音易错的字词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反复的对比训练,使学生掌握发音易错的字词的正确读音。如“师”和“丝”,“炮”和“抱”,“换”和“腕”。

二是引导学生使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训练。首先让学生了解当地方言的表达与普通话表达的差异,然后引导学生使用普通话进行正确的口语表达。 在这部分的引导中,更多的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孩子们观看有关普通话口语表达节目,将孩子们带到使用普通话进行正确的口语表达的具体环境中去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是引导学生使用文明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当地的方言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只注重谦称,很少注重文明用语,这样的表达很容易造成指代不明,让别人感觉没有礼貌。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先让学生了解使用文明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和不使用文明语言进行口语交际的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而引导学生引用文明用語进行交流训练。

四是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求全体师生在校园内一律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并在校园利用显示屏幕滚动播放宣传使用普通话进行文明交流的标语,营造良好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养成使用文明语言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培养学生们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当然,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日常中坚持训练才会有所成。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口语交际低年级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