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九年级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处理与优化

2020-09-10戚甜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教学策略

戚甜甜

摘要:应用例题法在初中进行数学教学是一种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各类例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独立探索的能力,形成严密的理性逻辑思维。农村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本文通过结合九年级数学课程实例,对农村初中课堂中应用例题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生受生活环境限制,接触到的知识和场景大多是由教师、书本而来,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课本中的知识与自身生活并无关联,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结合实践经验选择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不止存在于书本中,更体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初中阶段的数學知识具有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且较为复杂难懂,教师可通过优化的例题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多的兴趣。

1.合理选择例题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前都会进行备课,以便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而部分教师却未将教材中的题目为例进行分析解读,认为学生可以轻松理解课本例题的含义,因此并未把教材例题作为重点进行备课,这样容易导致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准备好范例的解题思路,而是直接按照教材中的步骤解读题目,使贴切教学主题的例题变得枯燥,导致学生兴趣缺失。另外,一些教授虽然对例题进行了准备,但由于其备题思路不深,在讲解完例题进行拓展训练时,往往会根据备课内容编题,由于编题时缺乏提前思考,在授课中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计算过于复杂、题目超纲或问题答案无实际意义的情况,这不仅是对宝贵时间的浪费,也会让学生产生困惑,失去学习积极性,对教学工作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例题以及拓展思路题目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分析,包括具体的解题思路和运算步骤,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思考题目所反应的深层问题,同时还可以将题目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储存,便于向学生展示,这样既能将课堂时间全部用于授课,也能直观、清晰的将例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充满信心的进行练习、巩固和加强,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高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合理选择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发现,虽然在课堂中把相关的概念、公式以及定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生也能将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很好的理解和记忆,但在解题过程中却不能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这表明在教学中存在知识点与能力脱节的现象。这种情况与教师在授课时所选择的例题有很大关联,因为教学例题的重点就在于能让所有学生通过分析进行理解,在进行运算和解题,让学生能通过题目了解其内在的关联性知识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因此,选择例题并不在于如何让学生迅速得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题思路,理解数学公式体现的思想,训练学生独立解题和明辨逻辑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感受和模仿思考过程,让学生在长期、反复的练习中得到影响和改变,从而使学生逐步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对解题步骤、书写格式进行规范。教师可以在讲解例题后,展示一个与之相似的题目,让学生详细写明分析步骤,这比要求学生得出正确答案更加重要。这种形式可避免出现知识与能力脱节的现象,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公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逐渐加强,也有利于高中、大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展示一道方程式(1+5x)(x-3)=2X2+1,向学生讲解其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哪个,从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后提出:图书馆目前有藏书2万册,预计到第二年年底将会增加到5万册,求这段时间内图书馆藏书的年平均增长率,让学生根据题目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初步学会如何建立方程式。有助于接下来讲解分析和解决项关题目的知识。

3.适时进行总结归纳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使用例题教学法不仅要观察学生是否能完成题目或得到准确答案,还要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因此应将例题讲解和归纳总结相结合,引导学生寻找题目中所蕴含的逻辑规律,培养他们思考、转化和归纳的能力,并将这种总结能力转化为数学形态的思维,揭示其中的规律,使例题教学法能在更深的层面发挥其作用。这样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后,就能逐渐学会迁移和发散,可以极大的提高其学习数学的质量和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探索和变通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因此例题教学法作为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方法,可以辅助教师高效的传递知识,让学生在巩固记忆的同时提升理性分析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例题教学法进行改善和优化,让学生在学会解决相似问题的同时能举一反三,并能联想到题目之间存在的联系,善于思考和总结,由此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真正实现例题教学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圆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前将圆形卡片做好发给学生,并标注圆心点,让学生测量从圆心到任一定点的距离,同时测量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轨迹有什么特点,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半径、垂直平分线等特性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印象。

结束语:

有效提升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过程,教师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完善授课方法,通过优化的例题教学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引导农村学生寻找适于自身能力发展的途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周益秋.对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数学,2020(24):96-97.

[2]曹剑.关于优化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效果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24.

[3]曹树坤.重视例题教学 提高教学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35-36.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农村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