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成效

2020-09-10刘富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成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刘富华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逐渐受到重视。长期以来,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较,农村小学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落后性,尤其是在小学班级管理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小学教师要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的树立起现代的人本化教学管理理念,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念教育和素质教育,努力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人本化管理;成效

前言

人本化管理理念侧重的是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小学班级管理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被赋予了更高的管理发展期望,要求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树立起正确的人本主义思想教育理念,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建立起良好的班风班纪,增强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简述将人本化管理理念运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将人本化管理理念融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就如为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注入了灵魂。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教育改革对当前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寄予了厚望,提出了更好的管理要求。将人本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小学校来说,这里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站。学生是开展学习的主要参与者,而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人本化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当中,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受到良好的人文关怀,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很多教师将自己的教育重点放到了文化课的教學当中,为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为学生解答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而在班级管理中和班风的建设中,很少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一些良好的班级建设方案也没有耐心的研究和考虑,直接就否定了。教师的这种只重视学习,而忽视管理的做法,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的数量有限,即使班级较小,但是学生的数量相对来说也是多的,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教育,只能采用大众化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造成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二)教师的人本化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们被要求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而在农村教学教育中,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差,无法与城市教育相提并论,教师们即使已经掌握了人本化的管理理念,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刻理解和消化。当前有限的教学条件无形中制约了教师人本化管理理念的实施。因此教师的人本化的管理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本化管理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实践。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的依然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文化知识教学放到了重要位置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开发和培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激发和养成。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教学中,很多班级的学生通常都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常常不能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或者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淡薄,不仅造成很多学生的学习困难,而且很难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需要引起重视。

三、将人本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途径

(一)立足人本化管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想对班级管理实施人本化理念的有效指导,教师一定要加强对人本化管理理念的学习,全面、深刻的理解其内涵,并有意识的将其与班级管理相融合,将学生置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中心位置上,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分析,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当学生遇到生活上、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时,教师要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提升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他们正确的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人本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强了了解,师生相处更加的融洽,无形中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使得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对人本化管理理念的认知,提高教师的人本化管理能力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好要求。农村的小学教育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紧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加深对人本化管理理念的理解和认知,并将其真正的与自己的班级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本化管理的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人本化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人本化管理模式的运用是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为前提的,教师要将学生置于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人本化管理模式下,学生注重与教师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教师则注重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对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注和关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传授他们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解决困难,真正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供他们更多的学习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人本化管理理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推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成长和进步了,那么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就自然提升了。

参考文献:

[1]董虎麟.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成效[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24-25.

[2]贾丽芸.论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同伴教育理念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159-160.

猜你喜欢

成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