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研究

2020-09-10曹岚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应用探究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曹岚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学科,自然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理论性较强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应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呢?笔者认为,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即可将思维导图充分应用到知识讲授过程中。本文将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应用探究

前言: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接触世界、接触社会的初始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便是学生自身思想品质的形成。因此,为帮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则需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下更多功夫,采取更加吸引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以摆脱知识学习的单一性与枯燥性。基于此,为提升教学效率,教师方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思维导图这一新鲜元素。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课前独立绘制思维导图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都还不尽成熟,每一个学习步骤、学习环节,都需要教师来给予帮助,给予指导。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课前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即可在课前预习环节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将复习成果绘制成一个思维导图。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为了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任务,便会更加认真、更加仔细,对新课知识点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还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个别学生“浑水摸鱼”预习情况的发生。

例如,在学习《我不拖拉》这一课程时,教师便可在正式讲解这一课时知识点之前,引导学生对《我不拖拉》这一课时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的预习步骤、预习成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如: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拖拉的行為?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针对拖拉行为,父母给出的意见是什么?伙伴给出的意见是什么?自己的看法是怎样的?如此一来,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方可对《我不拖拉》这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为课堂正式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二、课中合作绘制思维导图

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道理性较强的学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觉得枯燥、乏味,出现“不愿意听、不想听”的现象,由此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很容易被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所吸引,因而常常出现走神的情况,注意力无法得到高度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即可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在课中共同合作,一起绘制思维导图,以增添课堂趣味性,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班规我们订》这一课程时,为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知识学习中,教师即可组织学生合作绘制思维导图。请学生从与同学相处的班规、与教师相处的班规、课堂学习的班规以及日常活动的班规四个方面对来绘制思维导图,以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三、课后复习绘制思维导图

常言道,熟能生巧,对此,我深表赞同。在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初期,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并不了解,然而在课前预习、课中合作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正确方法。在这一基础上,为了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即可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类的课后练习任务,请学生在进行任务前将自己的任务完成计划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后按照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来进行活动,以此提升课后练习任务的完成度。

例如,在学习《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这一课程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将这一课程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师即可布置“我爱做家务”的课后练习。具体展开,即是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发挥自己的“贡献与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引导: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正式投入到家务活动之前,将自己的家务计划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在其中列出自己都有哪些能做的家务。而后,教师即可鼓励学生将自己未来一周的家务计划列入思维导图中,而后按照计划来完成任务。最后,在一周家务计划完成后,教师即可鼓励学生将自己做每一项家务的心得以及技巧写在思维导图中。如此一来,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方可有效提升学生课后练习的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辅助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在讲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为了使得学科知识变得更加有条理、更易理解,以此提高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实践的参与度,对学生学习思维加以培养,教师即可对教学活动加以灵活调整,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以实现知识讲解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菲,屠亚萍.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9(34):27-28.

[2]陈素珠.放飞思维 图导精彩——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9,8(11):130-131.

猜你喜欢

应用探究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